为贯彻落实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与文旅部《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7月3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马公滩实践队于马公滩社区家门口青少年宫为小朋友们开展”环保+文化“双主题课程。通过”垃圾分类科普“与”非遗漆扇体验“两大特色单元,助力儿童全面发展。
前期筹备阶段,队员们对活动材料、场地、流程进行研讨、准备。活动开始,实践队队员陈文沁以“漆”字为引,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漆扇文化内涵和制作过程,以及漆扇色彩纹样的美学鉴赏。接下来,小朋友们手持素面扇坯,在队员们的带领下,将彩漆滴入水面,通过轻划、点染勾勒流动纹路,每一把漆扇都凝结着童真创意与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实践队员和小朋友制作漆扇·摄影·周祺
值得关注的是,马公滩实践队联系到深能环保发展兰溪项目部工作人员到青少年宫为孩子们开设“垃圾分类”的课程,刘颖女士通过通俗易懂的言语,将垃圾分类知识转化为趣味小游戏,现场气氛欢快,孩子们积极参与。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童言稚语与专业科普碰撞出别样的教育火花。
环保局工作人员讲课·摄影·周祺
此次课程,在孩子们心中绘就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环保交织的画卷,实践队用实际行动证明: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让环保意识扎根童年,正是青年实践赋能社会的生动注脚。未来,马公滩实践队将继续以“文化传承+社会治理”双轮驱动,让更多创新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
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们合照·摄影·周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文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