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探寻雅韶十八座背后的奥秘——佛山大学源心·夏乡实践团探秘古村落,助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共赢

发布时间:2024-08-03 20: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依纯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3日讯 (通讯员 区淑萍 陈果 万泽坚)为了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引,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佛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源心·夏乡实践团于7月11日赴阳江市阳东区雅韶十八座开展主题为“寻雅韶十八座文化 创新颖文旅之路”的社会调研活动,旨在大力发掘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该实践团对雅韶十八座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传承现状进行调研。除此之外团队还对当地的村民,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走访,了解雅韶十八座文化底蕴和历史魅力,促进非遗建筑与旅游业融合。

奇才谭谓创富记,九宅木材佳话传

在绚烂夏日的光辉中,源心·夏乡实践团于7月12日,在雅韶村委谭秋光的引领下,踏入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深刻探寻了雅韶“十八座”背后那段传奇故事。据他讲述,代年间,有一位商海奇才谭谓,头脑灵活,善捕商机,起初,他受高人指点,囤积花生油,当年,春夏大旱,花生严重失收,油价高涨,趁此赚了一大笔钱;又听说长塘水有灭菌治病之神效,他让病牛在池子冲浸泡,细心养肥,通过卖牛挣得不少收益;正当众人以为谭谓的传奇已足够耀眼之时,他却再次出手不凡。某日,谭谓身着简朴,不事张扬,踏入了一家木材店,欲购九座宅邸所需之良材。店主初见其貌不惊人,心生轻慢,遂立下奇约:“若君真能购此九室之巨量木材,吾愿买一赠一,以表敬意。”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然谭谓神色自若,胸有成竹。未几,谭谓以其实力与信誉,一举购得九座宅邸所需全部木材,其壮举令世人瞩目。木材店主亦为之折服,信守承诺,额外赠送九座宅邸的木材原料,成就了一段佳话。这就是“雅韶十八座”的由来。

图为村委为实践团介绍雅韶十八座。通讯员 程海琳 摄

镬耳屋檐藏龙凤,文创作品焕新颜

随后,村委带着源心·夏乡实践团参观十八座,这里青砖黛瓦、古木参天,每一砖一瓦无不透露着岁月的痕迹。整个村落布局规整,错落有致,东西向的中心街串联起南北六条巷道,空间组合严谨有序。房屋门口的地砖是由两个“口”组成的“回”字,寓意着外出的人不管离家多远也要记得回家看看。房屋是典型的“镬耳屋”风格。每座房子的屋顶上都有龙凤朝阳浮雕长檐,犹如屋面上有无数龙飞凤舞,既雄伟又富有文化气息,镬耳山墙形似镬耳,既可遮阳防晒,又可隔火防火,体现古人的智慧。经过了268年的风风雨雨,雅韶十八座的房屋在当地村民的保护下,“遗落在清朝的村落”拂去了掩盖在其表面厚重的尘埃。但是,由于技术的不足无法完全还原其本身的面貌,再加上政策不够完善,导致雅韶十八座的保护仍面临着不少挑战。为此,源心·夏乡实践团与村委商讨为其设计文创作品,比如明信片,冰箱贴等,以此推动雅韶十八座的保护和发展。

图为雅韶十八座的部分建筑。通讯员 程海琳 摄

革命薪火雅韶传,书香绵延百世间

随后,源心·夏乡实践团的足迹踏入了雅韶古村落的每一个角落,与当地村民亲切交流,聆听了一段段动人心弦的红色记忆。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个光辉的革命世家——谭氏家族,他们几代人以党徽为先锋号角摇起战旗,为阳江革命做出积极贡献。谭氏家族,世代书香,尊师重教之风世代相传。他们曾在长塘边的钓鱼台后面建起了“钓鱼台书房”,供子孙读书使用。这种重视教育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使得雅韶十八座出了无数人才,有美国莫特尔公司工程师谭燄阳,哈佛大学博士谭光复,世界奥运冠军谭良德等。此外,古村落中还保留着许多名人故居和历史遗迹,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研究资源。

在阳江这片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的土地上,雅韶十八座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通过本次深入的了解,源心·夏乡实践团不仅见证了这座古村落的辉煌历史与建筑之美,更深刻感受到了谭氏家族代代相传的精神风貌与文化传统。如今,雅韶十八座已成为了一个集历史文化、建筑美学、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它不仅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更成为了后人学习与研究的重要资源。源心·夏乡实践团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雅韶十八座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实现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共赢。

图为实践团与雅韶十八座的合影。通讯员 程海琳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依纯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3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