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陈嘉锐)时光荏苒,岁月如梦。2024年7月29号,广东培正学院B-W“粤夏”均安实践团结束了为期1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属于少年的夏天也正式落下了帷幕,在此期间,团队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首先,团队深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在这片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的土地上,团队以沙头社区为调研重点,深入挖掘学习了当地的曲艺文化、自梳女文化、古建筑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为团队宣传沙头社区工作积累了大量素材。此外,于均安镇南浦村,团队秉持为群众办实事的原则,积极投身基层工作,与当地政府联合开展了环境治理、预防登革热、探访退伍军人、暑期夏令营“西柏坡精神”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色班级等一系列专项活动,为南浦村乡村振兴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在长达半个月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始终保持初心,分工明确,以饱满的热情与态度面对工作,收获了许多个人经验与感悟。
团队成员林珊珊:深入乡村,我被村民的勤劳与智慧深深打动,也理解了基层民生的现状与需求。这次经历教会了我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调研沙头曲艺文化时,每一场曲艺表演都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产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开展采访、调研、学习等一系列工作后,我对曲艺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也让我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思考,运用所学的技能,我参与了许多有关沙头社区文化宣传推文的制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工作尽到了一份自己的力量,这让我感到很自豪。
团队成员马晓纯: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质朴,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互助。特别是在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中,乡村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我还清晰地记得“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色课程的最后一节课结束后,小朋友们怀着期待的目光询问我们是否还会再来,虽然我没能给他们一个肯定的答复,但他们的期待无疑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也更加坚定了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
团队成员何韵圻: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宣传传统文化。与乡亲们的交流让我感受到淳朴的人情味,而实地的劳动体验则让我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通过教授孩子们“西柏坡精神”特色课程,我看到了他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红色精神在他们心里埋下了深厚的根茎,终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大树,让他们产生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这次经历不仅磨练了我的意志,还让我学会了感恩与付出,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会一直保持热情,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团队成员刘雨晴:“三下乡”活动,即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是促进农村发展、增进城乡交流的重要举措。在参与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其深远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走进乡村,我们不仅带去了知识和服务,更收获了淳朴的人情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真正的成长来源于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我很开心能参与到绿美行动这类基层活动,为实践地带去实质性的帮助。由于我们的努力,让河涌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我们还参与了登革热预防行动,将注意卫生的观念深入到居民心中。我们每一次付出都充满意义,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石。
团队成员温玉琴:“三下乡”实践活动,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踏入乡村的那一刻起,我被这里纯朴的民风深深打动。与村民们的深入交流,让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体会到了乡村振兴之路上的艰辛与希望。这次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我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在这个期间,我还前往探访退伍军人李仕煊、李子田同志,听他们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体验革命先辈的不易与艰辛。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收获颇丰,在未来,我会继续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百千万工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团队成员李嘉莹:“三下乡”的经历,如同一场深刻的田野探索,让我沉浸于乡村的宁静与活力之中。在这里,我目睹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独特韵味。与居民的互动中,我收获了真诚与温暖,也更加理解了乡村振兴所蕴含的多重意义。在沙头社区调研私伙局文化现象时,当地曲艺表演者与相关工作人员十分热情地帮助我们,我们也因此对私伙局现象能有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听着曲艺艺术家的叙述,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私伙局的诞生,本身便是曲艺发烧友对于曲艺的执着与热爱。今后,我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村建设的事业中,为乡村的繁荣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团队成员陈嘉锐:三下乡活动不仅让我深入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中,我了解到许多优秀文化,这些文化瑰宝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调研自梳女文化时,切身实地走在自梳女的生活的故地上,我感受到他们自立自强的可贵精神。这次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文化视野,也激发了我探索和传承文化的热情。
团队成员王蕊:“三下乡”活动让大学生深入农村,提供文化、科技、卫生服务,增进了城乡交流。我有幸成员其中一员,在暑假期间,亲身体验农村生活,拓宽视野,提升实践技能,沟通与团队协作。在共同解决问题中,我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贡献的双重提升。在团队举办的粤剧文创活动中,我与另一位成员共同创作了一把以粤剧“花旦”行当为主题的团扇,不仅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让我对粤剧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我们的团扇在后期赠与了沙头社区居民,使得这次创作充满了意义。这是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感恩与回馈,相信这份经历在将来的道路上会给我提供很大的帮助。
团队成员丁映吉:参与“三下乡”,我深入乡村,体验了淳朴生活,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深刻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喜悦。这段经历强化了我的社会责任感,让我学会了感恩与回馈。面对挑战,我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从乡村文化中汲取了灵感,创新思维得以提升。回忆三下乡的第一天,我学习了革命先辈黄有权同志的故事,深刻体会到“解放顺德”先锋的爱国情怀,处于新时代的我们,虽然远离战争,但也有属于我们的时代责任。这次活动让我重新审视自我,明确了未来的方向,是一次宝贵的人生历练。
随着均安镇南浦村暑期夏令营特色班的结课,我们的旅程也画上了句点。但这不代表着结束,往后日子里,依旧会有更多力量在这片赤土上以热情为源泉,浇筑乡村振兴新的蓝图。
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播种了希望。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心中,都刻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它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将肩负起传播文化、服务社会的使命。继续以大学生的力量,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发展而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前进,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嘉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