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日讯(通讯员 赖烁蕾)为响应“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的号召,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学习历史的生动教材,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地方红色文化,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广州华商学院红梦扬帆,兴新向埔“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立足于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带领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坝八一红军小学的学生们重走三河坝战役红色征程,在“行走”的课堂上传播革命先烈的事迹。8月1日早上,广州华商学院红梦扬帆,兴新向埔“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三河坝八一红军小学举行升国旗仪式,全体师生精神饱满,齐唱国歌,激昂的歌声响彻整个校园,五星红旗沐浴着晨光冉冉升起。
图为突击队队员与同学们的升旗仪式。 通讯员 王怡蕊 摄
爱国主义红色课堂
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征程上,突击队队员们秉承“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的理念,开展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课堂。本次课堂采用了“一问一答”互动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同时,授课组巧妙地将"社会主义观"融入英语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拓宽了学生们的国际视野。在课堂的高潮部分,学生们齐声学唱红色歌曲,嘹亮的童声在教室内回荡,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环节既增强了学生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也引导了学生们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图为学生们在八一建军节爱国主义教育课堂。通讯员 许佳淇 摄
图为正在认真听课的三河坝八一红军小学学生。通讯员 许佳淇 摄
在“制作红色书签”环节中,授课组结合古代爱国诗词,引导学生们在空白书签上绘制出具有爱国情怀的图画。每一张色彩斑斓的书签都展现了学生们的艺术才华,也承载了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与祝福。在“给军人写信”环节中,学生们在信纸上认真书写,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军人的关心。每一封信件都是学生们情感的倾注,通过童声齐诉说,传递出对军人的崇高敬意和对国家的坚定忠诚。这两个环节不仅是对学生们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亲手制作书签和书写信件,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得到了生动的表达和进一步的强化。
图为三河坝八一红军小学学生展示红色书签作品。通讯员 吴家乐 摄
图为三河坝八一红军小学学生与给军人的书信合影留念。通讯员 王怡蕊 摄
瞻仰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
图为红梦扬帆 兴新向埔“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队员们的宣誓仪式。通讯员 张程凯 摄
图为三河坝八一红军小学学生们前往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馆。通讯员 吴家乐 摄
图为三河坝战役纪念馆的讲解员为同学们进行讲解。通讯员 张程凯 摄
寻红色足迹,忆峥嵘岁月。突击队队员与三河坝八一红军小学的学生们一同前往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首先跟随讲解员来到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下瞻仰,悼念革命先烈;随后讲解员带领全体师生前往三河坝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重温三河坝战役。最后,突击队队员带领小小红色宣讲员们来到纪念碑下进行宣誓。本次“行走”的思政课堂通过瞻仰纪念碑,参观纪念馆、举行宣誓活动等形式,结合三河坝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爱国文化教育落向实处、走向深处。
图为红梦扬帆 兴新向埔“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队员与三河坝八一红军小学校长合影留念。通讯员 张程凯 摄
红旗所指,心之所向。广州华商学院红梦扬帆,兴新向埔“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三河坝打造了多元的爱国教育课堂,重温红色历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突击队队员也将深入理解红色文化中的深刻内涵,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内化为精神动力,外化为行动指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赖烁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