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培正学院“书韵智汇”志愿服务队:走进多彩乡村 探寻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2024-08-01 18:35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黄瑾 刘景妍   阅读 1.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出征出发

大学生云报8月1日讯(通讯员 黄瑾 刘景妍) 为了探寻小㘵村特有的非遗文化,深入挖掘村庄背后独特的文化内涵,并领略其中蕴含的匠心精神,“书韵智汇”开启了有关“非遗”的探索之路!

小㘵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是一个保存较为完好的岭南古村落。岭南式建筑以其适应热带季风气候的设计而闻名,常见的特点包括天井布局、青砖灰瓦、精美的木雕窗花和石雕。这些建筑不仅功能性强,而且在细节上展现了丰富的地方文化特色。

黎翠铭 摄

黎翠铭 摄

 黎翠铭 摄

灰塑俗称“灰批”,主要使用石灰、稻草、纸筋等材料制成,通常附着在建筑的墙壁、屋脊等部位,以半浮雕、浅浮雕、圆雕和通雕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是一种传统雕塑艺术,是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工艺之一。

广州“灰塑”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灰塑工艺精细、立体感强,主题广泛,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花鸟、虫鱼、瑞兽、山水及书法等,多用于祠堂庙宇及民居,斑驳古旧的颜色,千百年的侵蚀风化,为其增添了庄严肃穆之感。

黎翠铭 摄

 黎翠铭 摄

小㘵村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江氏大祠堂,江氏大祠堂建于约300多年前,并在清光绪二年重修。祠堂坐北朝南,屋顶为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石脚。祠堂前有典型的半弧形池塘,与祠堂之间是一个宽敞的广场。

 黎翠铭 摄

 黎翠铭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瑾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5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