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李方頔)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这为中国农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扬“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通过调查研究体悟国情民意,真正做到将“小我融入大我,用青春献礼祖国”,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青蔬筑梦,共绘田园新章”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安徽和县开展实地调研,用实际行动诠释农大人“学农、爱农、知农、事农”的深厚情怀。
一、走进农机化服务中心,感受农业现代化应用
7月30日中午,实践团成员到达和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同服务中心副主任麻彪一起参加了和县北斗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操作演示。该平台利用北斗定位、质量核查、指挥调度、面积统计、作业监控五个功能模块实现农机市场化运行全县覆盖,有效解决了和县农机作业松散、难于统筹管理的问题,为农业生产质量提升项目提供数据支持。在深入学习和了解平台功能后,实践团成员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深刻认识到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参观和县蔬菜博物馆,概览和县蔬菜产业发展历程
下午3时,实践团集中乘车前往和县蔬菜博物馆,先后参观了序厅、历史厅、百科厅、产业厅、科技厅和未来厅,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精彩震撼的蔬菜产业探索之旅,其中“五个能人带一乡,万吨蔬菜过大江”的传奇故事让实践团成员们感受到了前辈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从过去简易竹架塑料大棚试种早辣椒、早番茄将作物产值翻六倍,到现如今物联网传感器、秋延辣椒在田保鲜、新型大棚骨架材料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五位能人正是励志于创制新型农业机械装备的实践团成员们的时代楷模。同时,实践团成员们深深感受到学好农业机械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与科技创新对现代种植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三、深入和县育苗企业,探寻蔬菜生产奥秘
下午5时,实践团集中乘车前往和县绿色蔬菜育苗生产企业学习,与育苗企业负责人开展深入交流,切实学习蔬菜育苗生产全过程及和县蔬菜产业发展变革。从企业负责人的讲解得知,过去和县农户大都使用泥土育苗,蔬菜苗的质量参差不齐,产量不稳定,“育苗难”一直困扰着当地农民。近年来,通过蔬菜智慧大棚的应用,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出现,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并迅速在全县各地广泛推广运用,同时也吸引了周边乃至全国各地的农民前来参观学习。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行动赋能乡村振兴”。身为农业大学工学院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更在基层一线、在田间地头。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走出校园,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用青春力量向下扎根,在安徽和县书写为“大国三农”挺膺担当的青春华章。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李方頔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