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职院智能制造学院资助宣传队赴黄槐镇普及国家助学政策,共绘乡村振兴与教育资助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7-25 15: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狄晓莉 冯秋梅   阅读 6.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冯秋梅)为加强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帮助贫困家庭学子圆学业梦,进一步增强资助育人理念的普及程度,使国家资助政策深入人心,7月13日,智能制造学院资助下乡黄槐宣传队在兴宁市黄槐镇西埔一村开展了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活动。

政策宣讲,情暖人心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队员们怀揣着满满的希望与热忱,克服高温炎热、路况不熟等诸多困难,入僻壤、穿小巷,走在黄槐镇的乡间小道上,村口前、树荫下、田间地头……

队员们走访西埔一村,沿途向村民发放了《广东省学生资助简介》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指南》,耐心细致地向当地村民解释国家助学资助政策的相关内容,有针对性的解读资助政策,加大宣传的覆盖面,初步掌握了村里部分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了解西埔一村范围内国家资助政策的普及程度,细心引导着村民填写调查问卷,解答村民关于助学贷款和资助政策的问题。

入户走访,倾听民声

队伍到访的第一位住户,是一对慈祥的爷爷奶奶,熟悉本地方言的队员同爷爷奶奶亲切交谈,详细介绍了国家近年来的资助政策。爷爷戴上老花镜,认真地翻阅宣传手册,不时向队员们提出问题。奶奶感慨地说:“以前确实会经常有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不得不放弃学业,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虽然暂时用不上,但如果碰上有需要的家庭,我一定会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随后,来到一位即将入读大学的高三学生家中,了解到他深受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困扰,对进入大学之后的生活保障问题非常担心,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国家资助政策,宣传队随即向他详细解释说明了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奖助学金的政策和流程。同时,对于填报志愿时的迷茫,队员们也细致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耐心解疑答惑,提供了指导意见和填报建议。该生及其家长对此满怀感激,表示会借助国家资助政策力量,努力学习,增长本领,更好地回馈国家与社会。

爱心慰问,传递温暖

宣传队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驻兴宁“双百工程”服务队副队长毕天昊老师的带领下,沿着崎岖山路,带着沉甸甸的爱心物资,一路向上,来到了一位贫困学生家里,详细询问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的生活工作情况,耐心细致地宣传和介绍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老师们还反馈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做好人生规划,并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此,学生家长对老师们表示感谢,对学校给予的帮助和关爱也表示了诚挚的谢意。

便民摆摊,温暖随行

在夜色渐浓之际,宣传队在西埔一村村民活动广场门前搭建起临时的宣传摊位,热情地向村民们派发精心制作的国家资助政策宣传资料。队员们身着统一服装,精神焕发,积极向过往的村民介绍国家资助政策。为了更深入地掌握村民对这些政策的理解和需求,宣传队还特别邀请村民参与填写调查问卷,村民们积极响应,认真分享他们的看法和建议。许多家长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国家资助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宣传队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激发了村民们的参与热情。村民们不仅赢得了小礼品,更重要的是,这一互动环节极大地加深了他们对国家资助政策的理解和记忆,使得整个宣传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本次资助政策宣传下乡行活动,宣传队积极宣传广东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及各项国家助学措施,为众多有需要帮助的家庭提供资助信息,将资助宣传工作落实到位,传达“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理念,推动国家资助政策在学生和家长们心中真正生根发芽,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冯秋梅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