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李正旺 单雨露 汪静瑜 赵飒 李珊 龚东玲 张倩僮 李天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出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以乡村文化建设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7月4日上午,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寻来时路,筑梦振乡兴”基层服务践行团奔赴王屯民族居践行乡村振兴,维护民生权益。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幸福e站、石榴籽家园的图片
首先,实践团队来到了王屯民族居的红管家。他们通过发挥自身的感染力和带动力,营造和谐乡村的良好氛围,及时反馈村民意见、参与乡村治理、协调邻里纠纷等。他们践行“帮您忙、评个理、扬正气、共治理”的方针,帮助村民处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团队成员们参观乡村,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农村生活,激发了团队成员对农村和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的发展和变迁,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成员们通过社会实践将有助于把自身价值的实现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民族的复兴和乡村的振兴添砖加瓦。
图为张万怀理事长向实践团队介绍“红管家”日常事务的图片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了石榴籽家园、幸福生活e站和农家书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王屯民族居以汉族为主,包含少量的回族和畲族等。理事长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村里的民族文化墙,通过展示各民族的文化元素,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指示精神,将民族团结的重要理念展示在人们面前,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幸福生活e站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旨在为农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农家书屋的建设推动了农村文化繁荣、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它可以让村民接触到各种书籍和资料,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还能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当地民族文化墙的图片
临近结束,实践团队跟随张万怀理事长来到了王屯民族居民委员会,帮助村里处理一些村务。在处理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体验到了作为村官为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付出的种种艰辛。其中也包括了大学生村官,他们在农村基层实践中成长起来,他们把党政干部培养深深扎根于基层人民群众之中,扎根到农民这个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之中,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图为实践团队协助处理村务的图片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亲身体验了乡村的发展,通过此次实践,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体验并了解到民情及农村生活的艰辛,更好的树立“三农”意识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龚东玲 张倩僮 李天歌 单雨露
文字:李正旺 汪静瑜 赵飒 李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单雨露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