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2024年7月10日吉林农业大学林学与草学学院与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联合组建的“助农致富,产业振兴”黄精致富助力团前往带溪乡东源村东鸿农场和大塅镇西雅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黄精种植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作为铜鼓县优秀产业,团队需要学习“育种+种植+精深加工+产品开发+销售”为一体的黄精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黄精种植的实际情况,探索退耕还林套种模式下的黄精产业发展路径,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黄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团队前往铜鼓县带溪乡东源村黄精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基地负责人郭鸿兵向团队成员介绍,该基地共有2000亩,主要利用退耕还林的林下套种的模式栽培黄精。黄精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困扰着当地农户,一是如何科学施用肥料;二是极端天气高温多雨引起的根腐病。江西农业大学张文元老师就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接着,团队访问了大塅镇西雅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黄精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卢德龙介绍了为避免黄精的连作障碍,采用了轮作的栽植技术,同时介绍了基地除杂技术,考虑到杂草能够有效减少黄精受高温直射,冬天还有保温的效果,因此一般一年两次除草。
卢德龙提出叶锈病是影响黄精生长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团成员也就叶锈病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案和负责人深入沟通交流。
通过此次实地考察,实践团成员认识到黄精种植技术退耕还林套种模式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黄精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产业发展潜力黄精作为一种具有高药用价值的植物,市场需求稳定,具有较大的产业发展潜力。产业升级方向通过科技创新,提升黄精的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业竞争力。
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此次实地考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黄精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他们将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黄精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助力铜鼓县黄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青年们应当积极投身于农业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号召,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助农致富,产业振兴”黄精致富助力团(吴晗熙邱雯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邱雯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