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陈雪)
2024年7月7日至8日,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社会实践队走进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新民村,深入学习了无为鱼灯这一传统民俗舞蹈的历史与现状,体验了其独特魅力。并针对无为鱼灯的现状提出结合AIGC 的方式,促活无为鱼灯的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在新民村与蒋主任和赵书记的合照。通讯员 陈雪 摄
无为鱼灯,作为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的一项千年传统民俗舞蹈,已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文化遗产,社会实践队在7日参观了无为博物馆,领略了无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内通过现场还原和互动游戏,生动地展示了无为鱼灯的起源、表演形式和当地风俗,让队员们对鱼灯的制作流程和舞蹈形式有了直观的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在博物馆研究学习无为鱼灯的还原场景。通讯员 陈雪 摄
新民村,作为无为鱼灯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制作工艺和传统民俗舞蹈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8日上午,在团委书记赵书记的引导下,团队采访了新民村副主任蒋章及村民代表。蒋主任不仅向队员们讲述了无为鱼灯的历史和现状,还作为表演者,现场演示了鱼灯舞蹈动作,让队员们亲身体验舞鱼灯的乐趣。通过蒋主任的深入解说,队员们了解到政府对无为鱼灯传承与发展的重视,并探讨了如何利用AIGC等创新技术为这一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图为蒋主任为队员们演示无为鱼灯舞蹈动作。通讯员 陈雪 摄
图为村民为队员们讲解鱼灯的制作工艺。通讯员 陈雪 摄
当日下午,团队进一步采访了市级传承人任咸斌,深入了解了无为鱼灯制作工艺的变迁、表演风俗和文化内涵。采访中,队员们得知,由于年轻人对学习这门技艺的兴趣不高,无为鱼灯的传承正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图为非遗传承人任咸斌接受队员的采访。通讯员 陈雪 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