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学子三下乡丨在非遗剪纸和志愿服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4-07-21 21: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肖艳   阅读 3.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 (通讯员 王英豪)“塞上湖城”宁夏银川,典农河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河畔,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其乐融融。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7月19日哈尔滨华德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开展“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民族团结实践活动。

实践团来到长城花园社区活动室,墙上贴满了具有深刻寓意的剪纸画,如“中国梦”、“雷锋画像”、“红船精神”等,这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的剪纸画,如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静静地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与伟大梦想。当实践团的成员们踏入这片被艺术与文化氛围笼罩的空间时,无不为之震撼,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难得的精神盛宴。

实践团邀请到长期在长城花园社区负责剪纸培训的老师张旺红(宁夏回族自治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指导,引导实践团学子用“剪纸手法”传承艺术技艺。张老师通过作品展览、故事讲解、技艺分享等环节为实践团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剪纸艺术盛宴。

实践团成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通过实践,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学会了剪纸技艺,更深刻领悟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和意义。他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实践经历视为自己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并会积极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宣传和推广剪纸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剪纸艺术,共同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当56个民族,遇上非遗剪纸,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实践团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社区剪纸系列作品中,有一本独特的剪纸相册。翻开这本剪纸相册,就像是穿越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长廊。每个民族的剪纸形象都栩栩如生,他们穿着各自独特的民族服饰,佩戴着精美的配饰,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和传说。

图为实践团拍摄的56个民族剪纸相册中部分图片。

“民族团结非常重要,我们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本剪纸相册不仅是对非遗剪纸技艺的传承和创新,更是对56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赞美。它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个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共同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实践团成员齐尚洁说道。

据悉,实践团当天还协助社区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他们耐心地与居民们唠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传递温暖与关怀。此外,实践团还主动为前来参观长城花园社区的各单位、大学生实践团提供详尽的引导和帮助,在志愿服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们热情周到地解答各种疑问,确保每一位访客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馨与热情。

据不完全统计,实践团在当天的活动中累计帮助了500余人次,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为长城花园社区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与色彩,实践团成员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更深刻体会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在非遗剪纸和志愿服务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团深切地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即将圆满结束的时刻,团队成员们不禁回想起一句经典比喻:“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耳熟能详的“金句”,更是深深烙印在了每个团队成员的心中,成为了实践团的核心价值观。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76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