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白窑山先行——湘潭理工学院青春筑梦,曙光“湘”见团队深入调研产业,走访脱贫户

发布时间:2024-07-21 21: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吴清青 钟灵芝   阅读 6.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吴清青)为促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2024年7月14日,湘潭理工学院“青春筑梦,曙光'湘'见”团队深入白窑山村,调研当地的产业,了解当地居民的经济情况,积极寻找预防返贫机制与对策。

  三下乡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采访白窑山产业户,了解了产业户的经营状况和市场需求;产业户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以及他们对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走访脱贫户,了解脱贫户的基本信息,根据设计的走访提纲向贫困户提出一系列问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最终总结问题,发现新需求,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白窑山村主要有烤烟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他们分别采访了养殖大户,了解到他的种植业涵盖烤烟和水稻,2012年从外地返乡,在政府和村干部的扶持下顺风顺水进行了规模化的种植产业,“因为政府和当地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亲朋好友的热心帮助,我的种植业一直顺利进行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他自豪地说。

    养殖户大小规模不等,养猪业规模较大,拥有固定的销路,丰富的养殖经验,能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动,养殖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资金周转不过来,生长周期长。而养鸡户规模较小,没有固定的销路,应对风险的能力不足,且因政策制度问题,扶持力度较小,“整体来说,养殖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养鸡户无奈地说到。

    通过调研产业,他们深刻理解了那句话“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白窑山村产业较多,但规模大小不一,小规模产业较多,且脱贫户有存在返贫的风险,产业对白窑山村的经济带动作用得到削弱。

  团队成员走访脱贫户,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经济情况,他们存在返贫风险的主要因素是重大疾病。

  针对以上产业情况和脱贫户返贫因素,他们向政府和村干部提出以下建议:扶持产业户打造特色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政府在用地,金融方面对大小规模产业均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积分产业户的发展积极性;医疗卫生方面加大医保基金支持力度。同时也呼吁更多青壮年回家乡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家乡振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清青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95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