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凌敏怡 邓白莹 梁泳铷 许嘉欣 卓义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从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成效上看,“百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三农”。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特色产业的地位无可替代,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特色品牌的打造。阳江三甲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将一批批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欣欣向荣的场景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一、 庞洞范氏豆豉厂
为深入了解庞洞范氏豆豉厂的生产经营状况、制作工艺、产品特色以及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广东科技学院赴阳江“农文融旅”突击队于7月13日上午前往庞洞范氏豆豉厂进行调研。
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也是阳江特产,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阳江豆豉是与阳江的漆器、刀具一道被誉为“阳江三宝”。2013年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阳江豆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二、 豆豉制作工序
阳江豆豉原材料主要是黑豆、漠阳江水,以及当地生晒海盐。酿制要经过选豆、投料、洗豆、浸豆、蒸豆、冷却、制曲、洗曲、配盐、搅拌、入埕、天然发酵、晒干、回油、检测、挑选、包装、验收等18道工序,历时40余天才能完成。 很长时间,阳江豆豉是阳江人厨房里少不得的调味佳品。无论做什么菜,添一小把豆豉,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变无味为有味。一颗半粒豆豉下肚,口舌生津,齿颊留香,回味悠长。在调料品种更加丰富的今天,豆豉依然为市民所喜爱。由于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独具一格、品质优良,阳江豆豉被港澳客商誉为“一枝独秀”
三、 豇豆加工示范基地
三甲镇三圩村豇豆加工示范基地位于阳春市三甲镇三圩村龙湾一村大松坪片区(325国道旁),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办公区500平方米、豆角收购车间占地1500平方米,豆角深加工车间占地2500平方米。由三圩神养专业合作社以土地出租、资金入股的方式与阳春市汇田食品有限公司共同建立。
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脱贫户” 方式进行建立,是以豇豆种植、收购、深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建成运营后将为三圩村集体每年带来约5万元的收入,直接带动三圩村民增产增收、闲散劳动力就近就业。
乡村和美,山水如画。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燃料,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发展特色产业,筑梦星子,广东科技学院赴阳江“农文融旅”突击队在路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白莹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