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孩子们茁壮成长时,我们在资助路上遇到的一切困难、付出的一切努力,在此刻都显得微不足道了。”7月10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甘霖润心志愿服务队的入校宣讲之旅来到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队伍成员在采访陈旭升副主任以及张佳丽副校长过程中被学校所开展的一系列资助工作深深打动到……
为积极响应国家资助政策,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甘霖润心志愿队深入汕头市濠江区进行国家资助政策宣传。7月10日甘霖润心志愿队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进行入校宣讲,并了解到该校在资助工作中综合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感受,设置了食堂补助和餐券奖励等资助内容,“不让任何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掉队”。
宣讲结束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甘霖润心志愿队对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的张佳丽副校长和陈旭升副主任分别进行了人物专访。张佳丽副校长表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面向全市招生,虽然的学生众多,但学校依然重视落实好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学校通过学费减免、食堂补贴等措施,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并根据国家资助政策条件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补助。但是,对于那些未达到国家资助标准的学生,学校也会积极联系社会资源,帮助学生减轻经济负担。
张佳丽副校长特别提到了学校与食堂合作推出的食堂补贴方案。这一方案基于对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特别是对于那些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忽视营养摄入的学生。学校通过发放“鸡腿券”等奖励方式,不仅认可了学生的努力,还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此外,学校还制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需求的奖励方案。例如:奖励AD钙奶、牛奶等营养品,以补充学生健康成长所需的营养。
在与张佳丽副校长的交谈中,甘霖润心志愿队还了解到一个较特殊的案例:该校有一学生,家里共有10个兄弟姐妹且大部分为在读大学生,其家庭条件非常困难。学校知悉后联系了一个社会爱心人士资助该学生大学4年的学费。同时,该爱心人士表示:若该学生想继续深造,他将持续关注并资助该学生。今年,该学生已从学校毕业,但学校仍持续关注学生的情况并为该学生申报了省级受资助人的优秀学生奖项。
在访谈中,陈旭升副主任表示,在学校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工作时会注重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问题以及做好学生的感恩思想教育工作。同时,陈旭升副主任还谈及到:希望更多有需要的学生与家长能够改变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刻板印象。张佳丽副校长与陈旭升副主任都强调:学校在资助学生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解决学生经济上的困难,更多的是通过资助措施去推动受助学生乃至整个受助家庭的成长和进步。
此次汕头市濠江区教育局与甘霖润心志愿队的联合宣传,甘霖润心志愿服务队不仅发掘了与资助工作相关的动人故事,而且推动了国家资助政策的普及。甘霖润心志愿服务队在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更从老师们开展资助工作的经历中感受到落实相关工作的艰辛。
落实资助政策,心系华附学子。如何让国家资助政策给学生们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是学校需要关注的重点。“每一个你遇到的孩子跟家庭,你所做的这一切再累都比不上,感受非常深刻。”——从访谈中,志愿队不仅仅听到的是张佳丽副校长对政策实施工作的感慨,更是看到了学校对华附学子的关怀。“鸡腿券”奖励孩子的不只是鸡腿、身体上的营养补充,更是心理上对孩子的一种鼓励以及支持。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兼顾,充分体现了华附学校在政策的落实上,并不只是关注文件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注重过程中温情的关怀。
政策助学同行,更待学子反哺。当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之路不再被“贫困”这座“大山”阻拦,学生应怀感恩之心,反哺学校和社会。张佳丽副校长为十人之家的学生联系社会资助人士、提供已知奖学金渠道,让这位学生不受困于经济问题。这位学生不忘学校与社会帮助,考取了东北大学,也不忘感恩,反哺学校与社会。这也是张佳丽副校长的愿望——希望困难学生受益于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要切身体会到“勤工俭学”的意义,懂得感恩,用自己的行动来反哺学校与社会。
此外,无论是濠江区教育局的韦副局长,还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的陈副主任和张副校长,对于资助工作的期许不单单只是解决学生的“上学难”问题,更希望学生们在接受资助后可以奋力自强,反哺社会。在国家资助政策宣传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不是孤军奋战,一切工作的顺利开展皆为各方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少莹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