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鹤营,听见普通话:贵州大学推普实践的乡村回响

发布时间:2024-07-19 00:30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戴美琳   阅读 7.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8日讯(通讯员 程媛媛)走进黄鹤营,听见普通话:贵州大学推普实践的乡村回响

7月13日早八点半,黄鹤营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黄恒礼,村党支部副书记严兴友,村党支部组织委员蒋应华,实践队指导老师叶明、王爽以及所有实践队员,在黄鹤营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座谈会。

图 1 村干部与实践团队进行座谈会 通讯员 程媛媛 摄

首先,黄恒礼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黄鹤营村近年来的乡村建设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在介绍过程中,他始终强调基层党员干部要学党史,感党恩,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脚踏实地为群众服务,做好基层干部的本职工作,不断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提高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图 2 黄恒礼书记就黄鹤营村基本情况进行汇报  通讯员 程媛媛 摄

随后,贵州大学阳明学院正处级组织员、带队老师叶明表示,实践队员们应当明确此行的目的,始终把推广普通话作为主线任务,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本次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做好调研工作。他还强调,实践队员们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向群众学习,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

图 3 实践队带队老师叶明、王爽进行实践工作部署 通讯员 程媛媛 摄

实践队与村委会详细讨论接下来八天的实践活动安排。双方经过讨论决定,将推广普通话的重心聚焦于儿童,实践队将在后面几天组成分队,对村内儿童进行功课辅导以及普通话教学,同时也会帮助老人学习一些特定语境所需要用到的普通话,让村民的生活更加便捷。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将全力支持和协助实践队的活动策划安排,并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感谢,预祝本此活动顺利开展,取得推普成效。

图 4 黄鹤营村委干部对实践活动方案进行讨论、提议 通讯员 程媛媛 摄

座谈会结束后,黄恒礼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红军桥,讲述当时红军长征途经黄鹤营的生动历史。通过描述当时红军长征所遇千难万险,激励队员们学习长征精神,感受当地的红色文化。红军桥旁的居民楼墙上画满了栩栩如生的长征彩绘,正是在向路人和队员们讲述当年红军艰苦卓绝的过桥经历,令人感同身受。

图 5 黄恒礼书记带领实践队成员参观红军桥 通讯员 程媛媛 摄

实践队员们在黄恒礼的带领下,走在村里的道路上,干净美丽的村容村貌浮现眼前。队员们对村民门口自家打理的小花园发出惊叹,艳丽的三角梅,饱满的多肉,这些画面都留在了实践队员们的相机中。

图 6 黄恒礼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到村中参观 通讯员 程媛媛 摄

当天下午,实践队成员来到黄鹤营村打扒河桥观看“贵州水上村BA”,队长张浪通过抖音直播用普通话解说水上篮球比赛,获得了3万多的点赞,观看总人次达到2500以上。在比赛间隙,队员们对在场观众开展相关调研,并发现对于老人来说,学习普通话是比较困难的,会讲普通话的老人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小朋友和年轻人使用普通话的频率偏高,且水平较高。

图 7 贵州水上村BA 比赛激烈进行中 通讯员 朱思缘 摄

“我们这里经常有很多外地人来旅游,说方言他们听不懂,只能学习普通话以便于与他们的交流,以前我去外地打工的时候就学会了普通话,虽然水平一般,但是能使用普通话与他人正常交流,我觉得普通话还是很有用的。”一位中年村民热情地说。

图 8 实践队员对水上村BA 观赛村民进行采访调研 通讯员 戴美琳 摄

“我是本地的村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平时教学都是用的普通话。我自己的孩子普通话和方言都说,普通话是一个与他人交流的桥梁,和家里老人交流,我们就只能说方言了,因为他们也不会说普通话。”一位大哥道。

图 9 实践队员对水上村BA 观赛村民进行采访调研 通讯员 程媛媛 摄

傍晚,实践队员开始对黄鹤营村村民进行入户调研。在了解各户人家普通话掌握情况的同时,也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实践队组织的的功课辅导和推普活动。

图 10 实践队员入户调研普通话普及情况 通讯员 朱思缘 摄

图 11 实践队员入户调研普通话普及情况 通讯员 程媛媛 摄

在此过程中,实践队对黄鹤营村部分村民家庭人员的普通话程度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也为队员们接下来几天的实践活动做了充分准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戴美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