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食品学子三下乡:为健康做点事,为社会尽份力

发布时间:2024-07-17 19:1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腾岳 罗涛 雷妙清   阅读 7.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7日讯(通讯员 张腾岳 罗涛 雷妙清)7月13日,为了加强专业素养,拓宽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深化产学融合,培养食品产业人才。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赴青阳县“精益求精-黄精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池州贵池区,来到安徽正红农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古法炮制黄精、黄精饮品和黄精丸的生产车间等,开展了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一大批健康产业的兴起,药食同源产品成为健康产业的新增长点。九华黄精作为道地药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方面,黄精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安徽正红农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黄精深加工的企业,其黄精饮品、黄精丸和黄精茶等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深受消费者喜爱。该公司生产的黄精饮品具有护肝解酒方面的功效。人在饮酒前后饮用该黄精饮品,可以有效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害,缓解酒后不适。团队成员见证了黄精从原材料到成品饮料的转变过程,详细了解了蒸煮、调配、灌装、封口、包装等环节。为保证产品安全和质量,黄静饮品的加工过程要经过三次杀菌。团队成员纷纷表示,现场参观让他们对食品生产工艺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食品安全和品质控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图为团队成员参黄精饮品车间

随后,团队参观了黄精丸生产车间。在这里,团队成员了解了黄精丸的制作工艺,包括黄精的粉碎、混合、制丸、干燥等步骤。为保持黄精丸的新鲜程度,在生产过程中会向包装中充入氮气。企业严格的生产流程和精细化管理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工匠精神在食品产业中的传承。

图为方大师与团队成员交流

为了领略黄精古法炮制的智慧之处,方大师亲自带领团队成员踏入了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小型手工作坊。这种手工作坊以其独树一帜的韵味,展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与价值。作坊内,原料的选择与处理严格遵循古法,九华黄精作为核心材料,更是精挑细选,确保其地道性与纯正性。

黄精从采摘到初步处理的整个过程,每一步都充满了匠人的智慧与汗水。团队成员了解到,九华黄精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九华山其独特的生长环境赋予了它更为稳定的药性和药效,更因为这里远离污染,保留了自然的纯净与原始。这种对原材料的极致追求,正是该公司能够生产出高品质食品的关键所在。

参观时,方大师还向团队成员传授了黄精炮制的传统技艺,从清洗、切片到晾晒、蒸制,每一步都需精心操作,不得有丝毫马虎。他强调,只有对原材料和工艺都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制作出真正让人放心、满意的食品。

图为方大师介绍手工作坊的由来和生产过程

方大师深信,唯有通过柴火灶的慢火细蒸,原木燃烧时释放出的自然香气与热量,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黄精的原始药性与自然精华。这种古老的蒸制方式,不仅能让黄精在均匀受热中缓缓软化,其内部的活性成分也能在温和的环境中得以完整保留,避免了现代高温高压可能带来的破坏。

图为柴火堆放处

在最后的交流座谈会上方大师为团队成员进行了答疑解惑,同时科普了许多相关知识。“黄精是自古便被誉为‘仙人余粮’的珍贵药材,其制作之道,实则是时间与耐心的艺术。”方大师的声音沉稳而富有感染力,“传统黄精的粗加工,需历经45至48天的精心炮制,方能褪去其生涩,成就那份独有的黑色光泽,这不仅是色泽的转变,更是药性与口感的完美融合。然而,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一些企业为了追逐短期利益,不惜缩短流程至3至5天,甚至采用化学手段进行染色,以此冒充正宗黄精。这样的做法,不仅破坏了黄精的天然风味,更让原本应有的甘甜变得焦苦难咽,误导了消费者对黄精的正确认知,以为这便是黄精的本味。”

图为方大师在座谈会上为团队成员答疑   

方大师坚持沿用古法,不计成本,不图速成,只为让每一片黄精都能保留其最纯粹、最自然的味道与功效。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真正品尝到黄精的甘美,体验到传统工艺的魅力所在。方大师对于黄精品质的坚守与传承,是他匠人之心最深刻、最动人的体现。更令人钦佩的是,方大师在追求卓越产品的同时,还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他深知,优质的农产品离不开土地与农民的辛勤耕耘,于是,他依托自己的企业平台,与当地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还传授先进的种植与加工技术,帮助他们提高产量与品质,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让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图为团队成员与企业人员合影

此次参观,不仅让团队成员对黄精饮品和黄精丸等黄精产品的生产工艺以及黄精的古法炮制有了深入了解,还对食品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团队成员将把所学所得带回校园,传递给更多的人,他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努力学习,为我国食品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守护我们的食品安全。而方正红大师,这位非遗技艺的传承者与守护者,也将继续用他的智慧和汗水,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腾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