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公里相聚:双馆科教启智润心——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逐夏而行”志愿服务团队“三下乡”科普送教活动纪实二

发布时间:2024-07-15 00:22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7.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刘俊伶 钟汶含 杨伊 封烨)国势之强由于人材,人材之成出于学智,学智之基践于生活。为了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理念,将科学教育融入进日常生活中。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逐夏而行”科普送教志愿服务队一分为二,分别前往巫溪、荣昌两个地方开展多门特色“1+N”科普学习课程,通过馆校合作,实现校内科学知识与社会科技资源有效对接,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动手实践,创新思维等辅助形式,为两个地区的小朋友们启智润心,激发起小朋友自我学习科学知识的内驱力。

鲲翼翱翔九万里,探寻飞天背后的科学秘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7月13日上午,“青春飞扬·逐夏而行”科普送教团队1组在荣昌科技馆开启了一场新颖别致的探索“机翼升力产生原理”的博士科普讲座。“究竟什么是升力?““百吨重的飞机又是怎么飞起来的呢?”在一个个问题里黄小杰博士带领着荣昌区的小朋友感受了让中华民族着迷了几千年的飞天秘密,从直升飞机原始模型出发,从人工的热力气球升空谈到工业时代下的载人滑翔机再说起世界第一架飞机的产生,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带领着同学们认识了飞机构造,流线体等等科学知识。

(图为《探究机翼升力产生原理》博士科普讲座部分活动照片  封烨摄)

动手实践悟真谛,小组合作促认知。科普讲座中,黄博士改变传统单一的向外传输真知的模式,采用互助学习的方式,让同学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大胆想象与创新,组装起自己的飞天模型,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激发孩子们的无限热爱,让科学知识深入人心,从科普出发,帮助孩子们触摸科学,了解科学,进而热爱科学,投身科学,在未来成长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万丈高楼重结构,胡萝卜塔里悟道理

7月13日下午,“青春飞扬,逐夏而行”科普送教团队2组以寓教于学的方式给巫溪县科技馆的同学们来一场激烈有趣的科技比赛——胡萝卜塔建构比赛。小小胡萝卜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哲理,比如结构稳定性、中心与平衡、三角形的平衡性等等。研究生志愿者刘亿以幽默有趣的授课模式,在师生互动中将晦涩难懂的知识通过故事演绎出来,带领着同学们走进了高塔构建的奇妙世界。小朋友们利用胡萝卜、儿童水果刀、牙签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搭建起了一座座风格迥异的胡萝卜塔,在创意的碰撞中,点亮智慧火花,锻炼实践技能。

(图为胡萝卜塔科技比赛现场活动部分图片  杨伊摄)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俊伶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5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