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师“美育凤凰”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湘西州博物馆 探寻千年文化根脉
大学生云报7月5日讯(通讯员蒋洁 谷炽辉 倪昊彬 邓娅) 2025年7月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育凤凰”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跨越三千年的文化对话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研学,深挖湘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美育赋能乡村振兴汲取源头活水。
实践团成员在湘西州博物馆进行合照并参观学习
实践团成员在博物馆内进行了深度参观学习。在青铜器展区,战国兽面纹铜钺、象征民族融合的溪州铜柱、记录“改土归流”历史的诏书以及土司金印等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湘西大地的悠久历史与文明进程。青铜器上精美的雷纹等纹饰,成为学子们解读古代工艺与地域文化的密码。
湘西州博物馆青铜器展品
民族工艺展区则展现了湘西人民的非凡智慧。土家织锦的“四十八勾”图案绚丽夺目,苗银凤冠工艺精湛璀璨如星,清代“百鸟朝凤”纹帐檐与童帽彩绣交相辉映,土家族冲天楼模型精巧的榫卯结构令人叹服。这些展品让实践团成员在课堂上所学的民族艺术知识得到了生动的印证与深化。
湘西州博物馆民族工艺展品
民俗风情展区同样引人入胜。风雨桥模型、蓝染布艺、充满动感的苗鼓纹饰、蕴含沱江水韵的蜡染、以及如月华流淌的苗银项圈和雀鸟饰品,立体呈现了湘西独特的山水人文画卷。
湘西州博物馆民俗风情展品
通过近距离观察和感受这些承载着数千年文明的瑰宝,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他们深刻认识到,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历史的“文明保险箱”,更是激发当代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意魔方”。此次探访为“美育凤凰”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与文化基因。
实践团成员倾听讲解员热情讲解
据悉,本次博物馆之行是三下乡团队社会实践项目的重要环节。团队成员表示,他们将把此行所获的铜钺纹样、织锦图案等文化元素融入后续创作,用手中的画笔激活湘西文化基因,为当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美育凤凰”团队的更多文化探索之旅即将展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倪昊彬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