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4-07-14 19:56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贾凤娇 赵居亮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 赵居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远的精神丰碑。为进一步引导当代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弘扬伟大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2024年7月14日,川北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学通社“寄情于堰,水韵共鉴”赴都江堰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都江堰市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缅怀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先烈,赓续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都江堰市烈士陵园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纪念场所,它不仅承载着对革命先烈的深深缅怀和崇高敬意,也是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后人不断前进的重要阵地。陵园内现有墓穴72座,安葬烈士遗骨及衣冠共计111人。他们都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耀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序幕。成员们手持鲜花,缓步进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巍峨挺拔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它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在纪念碑前,大家整齐列队,肃立默哀,向为国家和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随后,成员们纷纷将手中的鲜花轻轻放在纪念碑前,每一束鲜花都代表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和深切怀念。随后,大家自发组织起来,对陵园进行了清扫工作,清除杂草、擦拭墓碑,让陵园环境更加整洁肃穆,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之情。

图为促进团队员擦拭烈士墓碑

祭奠完革命先烈后,成员们又参观了纪念馆。陈列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壮志酬辛亥、热血洒故土、丹心献祖国、英雄谱壮歌。分别讲述了都江堰市在辛亥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时期各英雄烈士的伟大事迹,在参观中,成员们认识到了灌县同志军带头人张捷先、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在暴乱中勇于搏斗的王岐山、舍己救人的好青年兰玉明、身先士卒的好连长刘光春。每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背后,都蕴藏着催人奋进的斗争意志;每一个铁骨铮铮的忠魂里,都燃烧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了解了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成员们对都江堰市的英雄儿女多了一份敬畏之心。成员们表示,英雄烈士那忠诚如一、信念坚定的赤诚之心,那披荆斩棘、胸怀人民的激烈壮怀,那爱岗敬业、舍家为国的无私奉献,值得后人永世歌颂和怀念。

图为促进团成员合影

以史为鉴领当下,行稳致远创未来。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旅,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总书记有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通过参观烈士陵园、聆听革命故事、清扫陵园环境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成员们表示:“今天的和平和繁荣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居亮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