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文脉流长实践团队线上线下体悟中华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4-07-01 17:17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大学生云报7月1日讯(通讯员:周嘉政) 近日,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文脉流长”实践团队以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包括线上发布调查问卷统计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组织线下参观了镇江博物馆,亲身体验中华文化。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摄影:庄凌昊

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是窥见中华文化传承的一扇窗。一份简单的线上调查问卷,经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转发填写,我们终于收集到了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的数据。

问卷中的绝大多数同学来自于大一,在所有的填写人员中,有57%的同学如今通过B站等社交媒体来了解中华文化,书籍阅读只剩21%。而在“最有吸引力的中华文化元素”中,选择“古典诗词”“传统节日与习俗”“传统艺术”和“传统科技”的同学竟以26%、25%、20%和15%平分秋色,足以说明同学们对于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的支持与独特的喜好。最让人欣喜的是,绝大多数同学都希望且支持大学教育中举办更多文化活动以加强文化传承。

图为部分调查数据统计

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热情,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无论是通过学校课程、家庭传承,还是网络平台和实践活动,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和传播着中华文化。这种文化的自觉和传承意识,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同时,我也看到了大学生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所展现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不仅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更在努力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

作为一座城市的明信片,博物馆承载了这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缩影,除了线上了解大学生们对于中华文化的态度,我们也线下亲身体悟历史文化。

走进镇江博物馆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历史长河,与那些古老的文物和历史故事不期而遇。镇江博物馆,这座承载着镇江乃至江南地区丰富历史文化的殿堂,让我深感震撼和敬仰。

镇江博物馆的馆藏丰富多样,每一件展品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历史的光芒。西周及春秋时期的吴国青铜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古代江南地区的繁荣与昌盛。六朝时期的青瓷器,以其清新脱俗的釉色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江南青”的美誉。唐代金银器,则以其华丽繁复的装饰和精湛的工艺,彰显了唐朝盛世的繁荣与辉煌。

团队成员在认真欣赏博物馆藏 摄影:徐静怡

在镇江博物馆的展厅中,我驻足于那些珍贵的文物前,用心去感受它们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每一件文物都仿佛是一个故事的讲述者,它们带我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些遥远的年代。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工匠们辛勤劳作的场景,感受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技艺的执着。

团队成员观赏浮雕“镇江三千年” 摄影:张豪

在镇江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和魅力。我深刻体会到,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问卷的收集过程,让我看到了大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关注。每一份问卷都如同一扇扇窗户,展现出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情厚意。他们的回答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年轻人对于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更让我看到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坚定决心。

而当我踏入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置身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之中。那些珍贵的文物、古迹和艺术品,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让我体会到了传承的重要性。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传递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让我深深地为之动容。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传承的魅力和价值。它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只有不断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历史、把握未来。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年轻一代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不仅要在学习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09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