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述不出乡道田间的浓浓民风,诗吟不完村小乡校的默默坚守,为何对大山重重眷恋,因为乡间少年眼眸明亮,因为万千乡村发展亟待,因为时代使命在我心间。脚踩黄土面向山河,南宁师范大学“践行教育关爱,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也投入了这片土地,感受来自乡村教育事业的一步一脚印一片天。
感国昌民乐,乡村蓄力向前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二大精神,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实践队来到了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马蹄小学开启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我们深入实地采访基层工作者,了解乡村发展变化。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化的桑蚕产业,乡道路巷从脏乱差到干净整洁,乡道配备垃圾堆放点,从农闲时纳凉聊天到村BA篮球赛兴起,乡村多元化发展乘势向前。实践队行走于乡间,感受到农耕劳作的机械化,乡土文化的时代化,农耕文化与时代发展共调同步,乡村的发展汲取时代活力蓄力向前发展。
感乡村教育进步,忧教育发展困境
紧跟乡村教育振兴步伐,发挥师范多化专业特色,开展素质拓展教育。实践队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马蹄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开设多门素质扩展课程,为乡村少年带去温暖。实践队队员教导少年热爱国家,教育少年学而奉献,看着少年舞动青春汗水,也见证少年歌声唱响山间。行遍新旧马蹄小学的每一个角落,传统黑板已换上了新媒体白板,硬实的水泥操场已换上了崭新的塑胶跑道……乡村教育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备,还体现在教育课程开发,传统课程体系创新发展,劳动教育融入校园,壮语教学就走进课堂,校园课程融入乡土文化,美学走进校园,乡村小学课程多元化发展。在感慨乡村教育发展的同时,也窥见了教育发展红利下的困境。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明显,乡村教育资源紧缺,师资力量薄弱……乡村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感青年之坚守,念乡村之发展
大山里有人走来有人离开,乡村发展道路上却一直有人坚守,很少有人提起他们,但他们依然坚定心中理想,爱在乡间,也守在乡田。实践队行遍乡道田间,也走过“村小”乡园,走进乡村振兴的基层,感受基层工作者的工作艰辛,感慨万千。乡村振兴的发展需要坚守者,张张年轻的脸庞留在了乡间,正值青春的中国青年坚守在一线,一步一脚印,做实事干实事,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青春活力。
乡村发展呼吁青年,青年力量助力乡村进步。此行实践队不仅见证了乡村的发展,更看见了乡村振兴的发展空间。农耕产业的长远发展,乡土文化课程入校园,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需要国家、社会、个人多方蓄力推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乘国家之利,脚踩黄土面朝山河,胸中的丘壑也应伫立乡间。万千青春热血汇聚,乡村发展道路必定红光熠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曾纤纤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