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华北电力大学红星筑梦实践队暑期社会活动纪实:
为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增强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顽强斗争的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华北电力大学红星筑梦实践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在辽宁省雷锋纪念馆、山西省大同红色记忆馆、河北省邢台市抗大纪念馆、河北省军校纪念馆4地,实地探访红色遗址,深入探究红色精神所蕴含的价值理论,制作宣传视频,促进红色文化传播。
一、探访雷锋纪念馆,追寻永恒雷锋精神
实践地点:
辽阳雷锋纪念馆是全国唯一拥有工人形象雷锋塑像的展馆,雷锋的工人形象是从辽阳弓长岭走向全国的。辽阳雷锋纪念馆“永远的雷锋”基本陈列,通过雕塑、场景、声音再现及大型声光电设备幻影成像、视频访谈、电子翻书等新型手段生动反映了雷锋在辽阳弓长岭工作生活的142天。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雷锋纪念馆门前拍照留念
在这样一个红色氛围浓郁的博物馆里,红星筑梦暑期实践队成员重温雷锋在辽阳弓长岭焦化厂的工作、学习、生活经历,更加深入了解雷锋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事迹。馆内每一件朴实无华的老物件,都像是在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段段往事,让实践队成员心潮澎湃,感慨万分。
图为队员实地学习照片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雷锋的每件事迹谈不上惊天动地,但是一件件汇集、一代代传承,铸就了精神丰碑。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雷锋同志甘当“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诗篇。
二、读大同红色故事,寻红色革命足迹
实践地点:
大同红色记忆馆是大同第一座具有弘扬现代大同红色文化和社会教育功能的专题博物馆,分为“曙光初照”“共赴国难”“革命到底”“缅怀先烈”四个单元,全面回顾了从1921年到1949年,大同地区团组织的发展和大同地区学、工、群运动的历史,再现了大同人民开展敌后抗战、抵抗日寇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壮举。
图为大同红色记忆馆馆内展览布局图
实践内容:
红色遗址中蕴藏着许多发人深省的内容,黑白的图片记录了曾经的艰苦奋斗,石碑文字道出了革命先辈鲜活的故事和无畏的精神,栩栩如生的雕像致敬了无数伟大时刻的壮举。在参观的同时,团队成员对革命文物进行拍摄记录,将先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在十一展厅,有一本留言册格外引人注目,它是游客游览展厅之后的感悟。翻开这本留言册,每一页都写满了游客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以及对祖国的忠诚之心。红星筑梦实践队队员也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字迹“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强国有我!”。
图为队员实地学习照片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十一展厅留言册上留言
图为实践队队员对革命英雄纪念台鞠躬表达敬意
三、探寻河北红色遗址,坚定百年自信
实践地点: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建于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的一所军事学府,是名副其实的“将军的摇篮”。代表人物有叶挺、赵博生、董振堂等诸多爱国将领,保定军校因此而蜚声海内外。
图为参加北伐战争的保定军校部分照片
实践内容:
队员们首先参观了保定军校博物馆的三个主展厅,学习了革命先烈们英勇抗敌的先进事迹,并观摩了馆藏的历史文物和史料文献。馆藏文物大多是先烈们的随身物品、手书及当时重要的历史文件。参观过程中,队员们感受着文物蕴含的独特魅力,深切了解到革命志士的勇气与意志。
图为队员参观照片
图为保定军校十二字校训
其次,队员们参观了其他小型展室,这里具体展现了从军校走出的人物事迹,他们在救国赴难的决绝和道路选择的冲突中书写着中国历史。
图为黄琪翔将军雕像
图为队员参观照片
最后实践队成员重温了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体现了每一位成员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昭示了同志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坚定信念。
图为队员重温誓词
岁月峥嵘,山河为证。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走进历史,重温了革命先辈在那段岁月的奋斗历程。作为大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红色文化学习与传承,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学习并发扬先辈的优良作风。要坚定信念,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有朝一日,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青年风采。
图为红星筑梦实践队全体成员合照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鲁子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