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积极鼓励大学生深入社区基层,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所学师范生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品质,7月3日—16日,泰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聚爱成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泰州分队在马云老师的带领下,联合泰州市海陵区忠南社区以及海阳社区开展暑期特色课堂活动。在这短短半个月中,志愿者老师们用自己的力量带给孩子们知识、温暖与鼓励,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实践团队也能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容与纯洁的内心,这让他们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
在支教过程中,实践团队立足师范生基本能力,开设了“童心向党,致敬英雄”红色教育课程、“走近科学,你我同行”科学探索课程、“用心呵护,健康成长”心理课程等丰富多样的特色课程,带领孩子们探索不同领域。并未真正步入课堂时,团队成员皆是抱着紧张的心情。“老师好”、“老师,我知道这是毛笔”、“这是我们的国旗”……一声声稚嫩的话语,一次次积极的举手,彻底消散了成员们心中的紧张情绪,成员们开始变得大胆、开始变得自信,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潜能。初次授课的他们或许还很青涩,有许多不足,但作为师范生,教育的路很长,进步的空间很大。实践团队成员们明白每一位学生都是发光体,每一个稚嫩的梦想都能闪耀着光芒,“以爱育人”始终是他们的教育理念,他们会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用爱去呵护幼儿,推动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图为同学们挥舞手中的小红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讯员 沈祺 摄
教学相长,共筑成长
在本次的支教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们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给予,更是一个双向促进的成长过程。在绘画的实践环节,小朋友们发挥奇思妙想,用画笔描绘五彩斑斓的内心。在课程的讲授环节,小朋友们的性格也都十分活泼,能够积极和志愿者老师们互动,融入课堂氛围之中。除此以外,课堂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小插曲,比如:由于课堂中的问题过于书面化,年龄较小的小朋友们无法理解问题真正的意思,答案也就时常天马行空;当说到某些话题时,课堂出现不可避免的失控而无法控制……这些问题都是课堂的一个部分,它帮助实践团队成员们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进步。课后,实践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作为师范生应坚定教育信仰,早做准备,及时复盘。因此,成员们对课堂内容进行了反复打磨,努力呈现出更加完善的课堂。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英语的奇妙之旅特色课程。 通讯员 沈祺 摄
这半个月的支教活动中,“聚爱成行”实践团队付出着,同样也收获着。这也将是成员们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见证了大家作为师范生的一场蜕变。奋斗是青春的底色,实践团队挥洒汗水,也终将会迎来繁花盛开的那天。
图为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通讯员 万怡婷 摄
赋能成长,笃行致远
为展现志愿者老师们与社区同学们的良好风貌、记录这个夏天的点滴美好,7月14日,“聚爱成行”实践团队在忠南社区与海阳社区进行“聚爱成行,以爱育人”——公益暑托班结业仪式,勇担师范生责任,让每一个稚嫩的心灵都闪耀着光芒。
在仪式正式开始前,通过播放一段团队成员准备的短视频来回顾此次实践活动中的点点滴滴。观看完暑期支教视频后,“聚爱成行”的团队负责人进行发言。她表示,通过此次支教,大家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且也在思想上重新审视自我。这份温暖、充实的回忆值得大家用一生去体悟和学习。随后,“聚爱成行”团队向大家展示了由社区同学和志愿者团队共同完成的两块展板,上面有志愿团队成员制作的手工折纸,社区学生上课时的照片,上面承载的是志愿团队和社区同学的共同回忆。展板展示结束后,“聚爱成行”实践团队的志愿者老师们与社区的同学们精心准备了节目,用独特的方式留住这一段短暂却美好的会议。小朋友们可爱的表情、动听的歌声、灵巧的舞姿都让大家忍俊不禁。仪式的最后,社区负责人为本次公益暑托班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进行美好的展望。在未来,“聚爱成行”实践团队仍然会积极深入社区,提高师范生责任感。
图为团队成员在社区合影。 通讯员 沈祺 摄
教育之路,道阻且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未来的新一代教师,更需要以责任与坚毅面对世界、耕耘当下、关怀未来。爱是教育的灵魂,爱学生是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一种境界。“聚爱成行”团队将汗水播撒在教育的田野,用爱浇灌每棵幼苗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互相促进,共筑成长。“聚爱成行”实践团队始终将教师的使命扛在肩上,将教育的初心铭刻心底,用爱呵护每位小朋友的心灵,共同奔赴一个美好的、崭新的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雯倩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