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院学子“下三乡”:寻老兵足迹,讲英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7-28 14:21   来源:泰州学院   作者:朱雪华   阅读 77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苏州7月28日电(通讯员 陈佳雯 朱雪华 钦一洲)为弘扬革命军人的奉献精神,激发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泰州学院苏州非主城区红调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3日上午,前往苏州老兵沈晓红家中进行红色事迹的寻访,实践队员倾听了他回忆当兵的往事,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抗战老兵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民族的独立所奉献的青春和热血。

2023年7月23日上午9点,苏州相城区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锦华星光苑,寻访革命老兵沈晓红,听他诉说自己的戎马生涯。还没等队员敲响大门,爷爷已经笑容满面地推开门迎接实践团队的到来,一边拿出切好的西瓜一边热情地招呼队员们入座。队员们便与爷爷交谈了起来。而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可是立过两次三等功的优秀解放军战士。

爷爷打开一旁的两个小盒子,里面赫然放着两枚闪着金光的勋章,“这就是我的两枚三等功勋章,当时部队里能有两枚三等功勋章的人可真不多。”他笑着说,语气里满是自豪。

据了解,爷爷是一名空军雷达兵,作战时雷达兵离前线有大约30公里,虽不用冲锋陷阵,但却是空中战场信息的主要源头、空天防御体系的重要力量国家安全的保障力量。爷爷也正是凭借自己在雷达观测领域过硬的战术素养和作战本领获得了这样的荣誉。

但爷爷也有自己的遗憾,爷爷说:“可惜没有得到第三个三等功,那便等于二等功,这样的不管是荣誉等级还是退休后的福利待遇都是不一样,不像我现在只能自己去找工作。”实践队员们安慰爷爷说:“人生总是充满遗憾的,爷爷在20几岁的年纪投身国家,为当时台湾与大陆的冲突磨合,为自己的国家提供有效信息,已经十分厉害了。”

当队员问到爷爷为什么会去参军时,他激动地说道:“年轻时一心想为国家做贡献,想要保家卫国。我们当兵的那个时代,光荣入伍是个非常荣耀的事情。当收到入伍通知书起,就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就做好了为祖国贡献青春的决心,就做好了为国为民吃苦受累的准备!”那一刻实践队员们仿佛回到50年前爷爷意气风发去当兵的时刻,爷爷的眼神里也是充满了怀念。

随后爷爷也对队员们留下了寄语:“我希望当代青年学生能为国家多做贡献,有条件的能参军尽量去参军。虽然现在现在和平年代,但当兵不仅仅是为了战斗,未来保家卫国,而是在部队中你可以磨练到的品质和精神,是在日常生活所不能获到的。现代青年要敢想敢做、脚踏实地做事,英雄的精神,你们要接力传下去。”爷爷用殷切的眼光看着实践队员们,那一刻满腔的爱国之情达到顶峰,年轻一辈的人不能让那一辈的老兵心寒啊!

随着采访渐入佳境,爷爷情不自禁拿出了当兵时的旧照,当爷爷翻开那一张张泛黄的与战友的合照时,眼泪在眼角缓缓打转,他看着合照,一个一个告诉我们照片上战友的名字,他说:“战友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和我一起当兵作战、一起承受过苦与难,我们之间的情谊那真的是永远的。”采访的最后,陈志峰老师向实践队员们总结起了,在爷爷多年当兵经验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爷爷作为一名空军雷达兵,在长期观看雷达所发出的信号是需要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和极强的敏锐度,这是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而多年的当兵也体现了爷爷那种一种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精神。两个三等功的奖章更是对爷爷的认可,这是沈晓红爷爷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也是带给后辈们重要的启示。

常言道:“烽烟滚滚唱英雄,和平年代赞老兵。”正是有了革命前辈们的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祖国繁荣、岁月静好的新中国,他们永远是我们的人民英雄,是我们心中的骄傲。沈爷爷的“人生履历”让队员们感触良多,崇敬不已。回望漫漫来路,汲取前行力量。老兵们的峥嵘岁月是时间长河中闪耀的星星,照亮着前路,也让人们更好地展望未来的美好生活。也希望在实践团队的共同努力之下,更多的红色精神能够被发扬,革命薪火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雪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