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大研支团为峨边孩子搭起科技梦舞台

发布时间:2025-10-30 17: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游今   阅读 14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通讯员 鄢淑静)近日,一场名为“童心绘科技,巧手创未来”的科技作品展在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县街小学精彩上演,校园里洋溢着浓厚的科学探索氛围。这场由四川农业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峨边分团精心策划的展览,不仅点燃了山区孩子们的科技梦想,也成为了校地携手、校企联动赋能乡村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图为峨边县街小学校内科技作品展布置场景

   三类作品显巧思,乡村娃玩转“科技创意”

据悉,本次科技展筹备历时多日,展出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凝聚了支教老师和学生们的智慧与心血。展览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在“手绘科技”展区,一张张画纸成了“科技畅想册”。由支教团美术教师徐茂指导的学生们,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未来城市、深海探测器和智能机器人,笔触稚嫩却充满奇思妙想。

在“数字幻想”展区,信息技术教师鄢淑静指导的电子绘画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孩子们利用电脑绘图软件,用鼠标画笔实现“科技魔法”——展览图纸上,“会飞的环保汽车”穿梭在绿色城市里,“海底实验室”里的机器人正在探测珊瑚礁,数字化的表达让创意更具活力。

最吸引眼球的当属“巧手创造”展区,科学教师游今指导学生们利用卡纸、塑料吸管等日常材料,亲手制作了多种科技小作品。栩栩如生的卡纸机械手掌,拉动棉线就能灵活“握拳”、可以弹射起跳的纸火箭、憨态可掬的机器人、原理巧妙的不倒翁,以及利用光影原理的纸杯投影仪。“这个手掌能抓住我的橡皮擦!”三年级学生冉拉旭薇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向同伴演示,眼里满是骄傲。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我们提前两周就和学校老师一起磨方案,从确定‘科技’主题,到帮孩子们修改作品细节,再到布置展览,大家利用课后时间一点点推进。”川农大研支团成员李锦程介绍道,“乡村孩子接触科技的机会少,希望通过展览让他们敢想、敢做,觉得科技离自己很近。”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峨边分团的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科技作品展是他们践行支教使命、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未来,他们将继续发挥专业特长和桥梁作用,引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科技的种子在峨边孩子们的心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课间时分师生踊跃参观科技作品展

多方赞誉,社会力量共筑山区科学教育梦

活动的成功举办,赢得了校方的高度认可。峨边县街小学校长童仕林在参观后激动地表示:“这场科技展远超我的预期!川农大研支团的老师们用爱心和智慧,为我们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这些作品不仅是孩子们学习成果的展示,更是他们创新能力被激发、科学素养在萌芽的生动体现。这样的活动对于开阔山区孩子的眼界、播种科学梦想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当日,恰逢“赢创——远山乡村科学课”项目组一行到访学校。该项目组于今年九月资助县街小学的“网络双师课堂”项目,是学校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在童仕林校长的邀请下,客人们一同参观了展览。他们对孩子们展现出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我们资助双师课堂,就是想让优质科技教育资源落地乡村,今天看到这些作品,更坚定了我们的初心。”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的柴经理也感慨道:“川农研支团搭起了展示平台,孩子们的创造力就是最好的成果,未来我们会继续携手,让更多乡村娃爱上科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游今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