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温暖与成长:内蒙古大学公益摄影活动中的青春印记

发布时间:2025-10-29 17:02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20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人物故事

大家好,我是来自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的于洋洋。很荣幸参加这个当镜头对准留守儿童的眼眸,当快门定格校园的美好瞬间,一场名为“初遇学府·心向远方”的公益摄影活动。

用影像搭建希望之桥

在内蒙古大学的校园里,这场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公益摄影活动,让艺术有了更温暖的使命。摄影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而是成为连接大山内外的纽带。当我拿起相机拿起相机,不仅记录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更将目光投向远方——那些渴望了解世界的留守儿童,通过这些影像,看到了大学的模样、知识的力量,也看到了生活的更多可能。

活动中,当我想象到自己能将在校园里拍摄的教学楼、军训晚会等照片分享给他们,看着屏幕那头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与向往,我突然明白:这些照片是种子,能在他们心里种下对未来的憧憬。

校园与公益的双向奔赴

内蒙古大学的校园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摄影棚。红砖建筑的厚重、草坪绿树的清新、入学时的庄严誓词,还有充满活力的校园活动,当这些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公益摄影中,既展现了大学的青春风貌,又为留守儿童呈现了一个立体的“大学梦”场景。

而活动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让我们这些大学生在完成“第二课堂”实践、积累志愿时长的同时,更收获了精神的成长。当我得知自己的作品能为留守儿童带来慰藉,我深刻体会到:公益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参与者与受益者的共同成长。就像我在活动中拍摄的那张校园景观照,圆形框架里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也寓意着我们与留守儿童之间,正通过影像搭建起一座跨越山海的成长之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