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石泉养老服务发展实际,助力区域养老体系优化,2025年8月11日,武汉理工大学“汉江帆”石泉乡村振兴实践队走进石泉县汉水颐园老年公寓,通过与管理人员及入住老人面对面交流,细致调研当地养老服务运行情况,收集一线声音。
上午,实践队首站来到汉水颐园老年公寓,对管理团队进行了深度访谈。据介绍,公寓在选址至后期基建的每个环节均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择址闹中取静,环境幽雅;交通畅达,紧邻城区,既方便家属探望,又为老人营造了静谧舒适的居住氛围。目前公寓已入住约40位长者,多为高龄或行动不便群体。
(探访“汉水颐园老年公寓”)
在服务供给方面,公寓聚焦老人的日常需求,定期组织棋牌、书画等室内娱乐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考虑到老人平均年龄较大、行动能力有限,我们暂不组织外出旅游,转而通过室内活动让大家‘宅’得充实。”管理人员解释道。关于收费标准,公寓实行分级定价,基础住宿费用从2110元起,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及所需护理等级有所调整,力求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同时兼顾家庭负担。
谈及机构优势,管理人员坦言,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是核心竞争力。“离城区近,买菜、就医都方便,家属过来也省时。”此外,她还提到,石泉县目前另有两家养老机构,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覆盖县域的养老服务网络。而让老人“住得开心”的秘诀,在于“抓住两个关键”:一是保证膳食质量,根据老人饮食偏好和健康需求定制食谱;二是多组织互动活动,让老人在交流中减少孤独感。“老人们对吃很看重,饭菜合口了,心情自然就顺了。”
(队员采访老年公寓管理人员)
实践队随后走访了两位入住老人,倾听他们的真实体验。86岁的石泉本地老人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选择入住公寓。“住得还可以,护工照顾得挺细心,比家里请保姆省心多了。”老人坦言,自己行动受限,公寓的24小时照料解决了家人的后顾之忧。
对于日常活动,老人表示公寓鲜少组织户外活动,“我走不动,也不想折腾,在屋里和老伙计们聊聊天、打打牌,就挺好。”谈及对石泉的印象,老人笑着说:“地方不算大,但空气好得很,山清水秀,确实适合养老。”简单的话语中,透着对居住地环境的认可,也流露出对安稳晚年的满足。
(队员正在采访公寓住户)
此次深入秦巴山区的走访,让实践队成员走进敬老院的暖阳、社区服务站的烟火,亲眼见证了基层养老服务的日常图景——从日间照料的餐食热乎气,到独居老人的需求登记本,这些鲜活场景化作最直观的认知。这不仅为秦巴山区养老服务研究攒下了带着泥土气的案例,更让青年学子在与老人的交谈、与从业者的交流中,真切触摸到民生脉搏,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诠释“关注民生、服务社会”的青春担当。
通讯员:祝宇 计雨璐
摄影:杜坤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