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迹寻踪”实践队寻迹延安保育院,拓印革命记忆

发布时间:2025-08-31 21:3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宋郁静   阅读 4.9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近日,“红迹寻踪,青力传承”社会实践队走进延安保育院,开展红色版画拓印体验活动,以版画为媒连接历史与当下,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伊始,延安保育院大厅人头攒动,实践队队员提前准备好刻有革命故事、英雄形象的版画模板,向参与活动的保育院工作人员、《延安保育院》舞台剧演职人员及各地游客详细讲解拓印技巧。在队员的耐心指导下,吸引了众多游客,特别是带着孩子前来观剧的家长。 萌娃踮脚刷墨,家长细心覆纸,滚轮轻压间,一幅幅生动的革命画卷在共同协作下诞生于素纸之上。过程中,不时有人交流拓印心得,分享图案背后的红色故事,“第一次体验版画,没想到能亲手‘复刻’历史,带回家就是最有意义的纪念!”一位家长兴奋地展示着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作品。更令人惊喜的是,通过现场扫码,AR技术让静态的版画瞬间“动”了起来!英雄跃然眼前,故事栩栩如生,“哇!我的版画活起来了!”的惊呼声此起彼伏,参与者们手持完成的作品相互展示,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

当晚,实践队队员共同观看了《延安保育院》主题舞台剧。该剧以真实历史为蓝本,通过沉浸式表演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保育员们化身“妈妈老师”,在枪林弹雨中用生命守护孩子的感人故事。剧中对“妈妈老师”们在战火中用生命守护革命后代的感人刻画,让队员们深刻体悟到革命先辈守护“未来与希望”的初心,情感深受触动。

此次活动让红色版画成为连接代际的文化纽带。红色版画不仅是历史的“刻痕”,更是精神的“信使”。实践队将红色版画变为可触、可感、可带走的革命记忆。参与者们亲手“生成”的版画,结合AR技术的生动演绎,让红色基因在互动体验中焕发全新活力。未来,他们将继续挖掘红色故事,用版画艺术传递革命先辈的信仰与力量,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的土壤中持续赓续、生生不息。

撰文 | 宋郁静

图片 | 秦珠珺

审核 | 赵婷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宋郁静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9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