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洛阳理工学院会计学院“会马营”暑期社会实践团,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奔赴广东茂名高州市柏桥村,开展“讲学看干”四维实践活动,探寻荔枝之乡的乡村振兴密码。
观直播带货,算流量细账
实践团走进村民直播间,见证直播采摘、打包荔枝的过程。这小小的屏幕,已成为连接乡村与世界的桥梁。在田间课堂,学子们认识到会计人要精准核算“流量账”,用数据赋能农产品供应链。直播带货拓宽了柏桥村荔枝的销售渠道,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成员们意识到,数字化时代,乡村经济发展离不开新兴销售模式与精确数据化分析。
学合作模式,解共富密码
在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实践团学习集体经济解锁共富密码的方式。合作社通过统一技术指导、品牌运营,将分散农户团结起来,形成产业合力。这印证了总书记关于发展集体经济的论断,也启示青年学子,乡村振兴需组织化创新,激活沉睡资源,打破小农经济困局。成员们认识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及品牌建设对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访荔枝博物,悟产业蝶变
踏入中国荔枝博物馆,实践团成员见证产业蝶变。馆内,贡荔传奇与现代化分拣线交相辉映,千年荔枝历史徐徐展开。成员们抚摸“桂味”荔枝标本,望向江泽民同志栽植的古树及周边新居,领悟到产业发展需以文化为灵魂、科技为羽翼。会计学子要精准核算品牌价值,助力荔枝产业丰收。博物馆展品展现了荔枝产业发展历程,凸显文化与科技的推动作用。
入加工工坊,悟乡土匠心
在桂圆加工坊,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体悟乡土匠心传承。成员们戴手套、拿去核刀,向六旬阿姨学习指尖技艺。龙眼在银刀翻飞下精准脱核,阿姨四十多年的功夫令成员们惊叹。阿姨的话“这手艺是咱柏桥的传家宝”,让成员们感受到乡土匠心的温度,明白传承乡土文化的意义。
此次柏桥村之行,实践团感受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乡村振兴画卷。洛阳理工学院学子将带着收获,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誓言,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申紫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