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通讯员 王潇潇 郑佳琪)2025年7月27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彩翼实践团走进韶关始兴盘王瑶药文化园,开展瑶族文化宣传与记录行动。团队运用影像技术,系统拍摄瑶药种植、炮制及瑶绣工艺等关键场景,构建瑶族医药数字档案,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宣传短片、文创设计手册及系列非遗文创产品,助力瑶族传统文化传播与创新。
晨曦中的文化园,实践团以镜头为笔,开启瑶族文化的影像叙事。拍摄涵盖瑶药资源、炮制工艺、瑶绣技艺及瑶浴体验等多个维度,不仅记录非遗技艺,更深入挖掘瑶族与自然共生的生存智慧和民族文化基因。
在瑶药资源区,团队拍摄了“七叶一枝花”“五指毛桃”等百余种药用植物,并通过航拍全景,呈现文化园与瑶寨相融的自然生态。负责人讲解“过山龙”草药时,叶片纹理与历史照片在镜头中交错,凸显瑶药在军民健康中的历史贡献。
图为文化园负责人带领突击队翻阅瑶药相关知识
“一村一医”服务点是记录重点。老瑶医为村民诊脉的细节、药碾铜罐的操作声效、墙上的炮制流程图,共同构成富有生活气息的影像档案,体现瑶医药的当代实践与传承。
瑶绣工坊内,镜头捕捉了72岁的邓金妹老人指导实践团员“反面挑花”技艺的过程。特写中,不同年代的手指共执彩线,传统纹样“盘王印”在现代设计中焕发新生。绣娘们日常工作的画面、嫁衣纹饰的精细记录,均为文创开发提供了宝贵素材。
夜幕降临,瑶浴体验区升起袅袅蒸汽。多机位拍摄完整记录了“三进三出”瑶浴流程,从药材微观特写到药汤熬制场景,结合民俗讲解,全面展示瑶浴的文化内涵与养生价值。
实践团随后召开文创设计研讨会,将拍摄所得的纹样、色彩、工艺素材转化为帆布包、图案设计等文创产品元素,探索传统瑶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表达。
本次行动通过系统化的影像记录与创意转化,不仅为盘王瑶药文化园建立起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也探索了高校团队依托专业特长参与非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这些光影记录即将通过宣传短片、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走向公众,让瑶族古老智慧在当代持续发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佳琪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