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广州华商学院“扬帆起航 筑梦成长”青年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8-28 18: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宛蓉   阅读 3.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14日,广州华商学院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团队“扬帆起航,筑梦成长”青年实践团在肇庆市广宁县南街街道红星社区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红歌传唱、画说党史、红色之旅、知识问答、传统剪纸的形式将红色文化传递给青少年,让红色基因与青春热血中薪火相传。(通讯员:李宛蓉 黎茹花 刘婷)

“红歌是时代的号角”,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刘派的引领下,小手挥舞着红旗,伴着《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合唱,他们从“风在吼,马在叫”领悟到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红星熠熠生辉”里升起未来的希望。

图为实践团成员刘派向小朋友们讲解红歌。陈宇 供图

在画说党史环节,小朋友们聚焦红史图画深入讨论:“历史的模样,是爱国青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起标语,用呐喊声唤醒的民族觉醒;是红军勇士在枪林弹雨中攀过泸定桥的铁链,用前仆后继的革命意志劈开的前进道路。”他们分享了对画面的理解,从飞夺泸定桥中体会到战士们的勇敢,从五四运动里感受到革命热情。

图为小朋友们分享感悟。陈宇 供图

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述着广宁的红史:“广宁的红,藏在农运烈火里——1924年的减租斗争轰轰烈烈,1928年的苏维埃政府红旗飘扬;藏在抗战烽火中——百寮顶伏击战智勇双全,扶罗口的枪声里藏着不屈;更藏在如今的江美村,红色旅游与稻田相映,成了最鲜活的教科书。”课件里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的老照片里,步枪和号角仿佛在光影里活了过来,“农运先驱”线路的画面,周其鉴带着乡亲们游行的插画在阳光下格外清晰,这一刻孩子们懂得:英雄曾在这片土地奋斗,而我们要把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

上午的课程将近尾声,一场热闹的红史问答开启了:从“广宁的红色文脉有哪些?”到“百寮顶战斗有哪些故事细节?”,从“《红星闪闪》的诞生条件是什么?”再到“五四运动有哪些深远影响?”,小朋友们齐齐举手,争相答题。

图为小朋友们进行红史知识问答。陈宇 供图

“‘春’,是万物生长的希望,也是红色精神的蓬勃。”今天下午的红色剪纸课堂让红色基因顺着传统文化传递。实践团成员李世轩举起一张立体“春”字剪纸进行展示,红纸层层叠叠,展开时像一朵绽放的花。小朋友们拿起红纸,跟着实践团成员的示范一步步将红纸折叠,“先将正方形纸对角折成三角形,再沿着虚线来画出‘春’字的轮廓”,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解:“最后,再用剪刀把我们刚刚画出的轮廓剪下来,注意这一块剪得时候要小心一些,这是‘春’字的笔画横,不要一直剪到底部,不然笔画就不连贯了。”



图为实践团成员李世轩为小朋友们示范折纸。陈宇 供图

随着剪刀在纸间的划动,一个个立体“春”字在桌上“站”了起来,红纸间的每一个图案都成了红色精神的注脚。实践团队长李宛蓉表示:“传统剪纸结合红色主题,让非遗技艺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焕发新的活力,也让红色基因借着传统艺术融入小朋友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永不褪色的精神印记。”

图为小朋友们在剪纸。陈宇 供图

课堂结束后,小朋友们带着作品与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这场以红歌、绘画、红色之旅、问答与剪纸等方式串联起红色记忆的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播撒希望的种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宛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5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