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学院“青禾银杏”双育援教团赴民族社区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8 16: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曼玉   阅读 3.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山东大学文学院“青禾银杏”双育援教团于86日至815日走进安徽省界首市民族社区,围绕助老服务、非遗传承、青少年教育三大领域开展列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赋能社区发展,彰显青年担当。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彩陶非遗活动

助老服务:情暖夕阳,守护安康

聚焦老年群体需求,团队于8月6日至8日在民族社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助老服务活动,用青春力量为社区老人筑起温暖防线。以“安全守护·暖心相伴”为主题,团队首先分组进行走访慰问活动,针对独居老人建立“一户一档”信息台账,并协助排查家庭用电、燃气等安全隐患。其次,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成员们手把手教学扫码支付、视频通话等常用功能,通过分步拆解操作步骤、耐心答疑解惑等方式,确保教学内容易学易懂,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障碍,融入智能生活。同时,团队还采用“案例警示 + 情景演绎 + 互动测试”的创新模式,结合近期高发的诈骗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保健品诈骗、虚假中奖等常见诈骗手段,提醒老人“不贪小便宜、不轻易转账”,推动增强老人的防诈骗意识与能力。

非遗传承:探寻彩陶魅力,点亮文化之光

界首彩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团队聚焦界首彩陶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创新采用“实地调研 + 社区教育”双线并行模式,先后深入曹渝汶彩陶工作室、界首市彩陶博物馆开展研学考察,并走进社区开设非遗课堂,以青年之力赋能传统技艺传承,为非遗保护工作注入青春动能。在调研中,团队成员与传承人曹渝汶、邢淑芹深入交流,沉浸式体验选土、制坯、雕刻等制作工序,系统了解彩陶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色,领悟到非遗技艺所承载的匠心智慧。为推动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团队在民族社区开设彩陶特色课程。课程伊始,成员们结合前期调研成果,向孩子们详细介绍界首彩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激发孩子们对非遗的浓厚兴趣。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彩陶作品,将创意融入陶坯,在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厚植文化传承意识。

暑期支教:多彩课堂,助力成长

聚焦社区青少年成长需求,团队充分挖掘专业特色,打造涵盖多元知识领域的课程,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支教活动。课程体系以“传统文化传承 + 现实成长赋能”双线并行,从非遗技艺传承到安全知识普及,从红色教育浸润到创新思维培养,课程既扎根传统文化土壤,又关注现实成长所需,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启迪智慧,在红色熏陶中厚植家国情怀。

山东大学文学院“青禾银杏”双育援教团的此次系列实践活动,立足社区实际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助老服务中传递温暖,在非遗传承中守护文脉,在青少年教育中厚植情怀。在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中,团队以实干诠释担当,将知识播撒社区,让青春在基层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曼玉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