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红色地标,传承鹤城薪火——三下乡实践的历史对话

发布时间:2025-08-28 14:3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鹤城薪火社会实践团、杜乐妍   阅读 2.6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历史是一部不朽的长卷,承载着先辈们的热血与牺牲,而鹤城的红色过往,更是其中震撼人心的篇章。在这个夏日,东北农业大学鹤城薪火社会实践团肩负使命,踏上探寻鹤城红色历史、守护文物传承之路,于和平广场、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地,与历史深度对话,为传承奋力接力。

一、走访调研:触摸历史的温度

(一)齐齐哈尔博物馆:解码城市历史基因

踏入博物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齐齐哈尔各界爱国志士的抗日活动的展板以图文形式串联起鹤城革命先辈的奋斗轨迹,于天放等英烈的故事,在黑白影像与文字叙述中鲜活起来,让实践团触摸到革命岁月的热血脉搏。《嫩江新报》等旧报纸油墨虽已斑驳,却忠实记录着抗战时期的舆论抗争,字里行间藏着烽火岁月的呐喊;旧军装、武器等文物静静陈列,它们曾随战士冲锋陷阵,承载着战斗的热血记忆,每一道磨损痕迹,都是历史的无声证言。

▲图为齐齐哈尔各界爱国志士的抗日活动展板

▲图为《嫩江新报》

▲图为旧军装、武器等文物

结语展板点明齐齐哈尔历史文物的价值——作为先进文化载体、民族精神瑰宝,它们是解码城市历史基因的密钥,更让年轻人深知传承与保护的责任 。

▲图为馆内结语展板

在博物馆内,实践团还留下了珍贵的实践印记。面对“兵出齐齐哈尔,为了和平”的红色背景墙,团队成员高举社会实践团旗帜,将青春身影与鹤城红色历史定格,以实际行动宣告传承使命的决心。

▲图为实践成员合照和平广场:铭记抗战胜利

和平广场,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标志性场地,承载厚重历史记忆。实践团成员漫步其间,石碑上清晰刻录着抗战关键节点,从九一八事变的屈辱,到胜利时刻的激昂,如同一部无声史书。成员们仔细勘察每处细节,记录岁月痕迹,探寻其作为红色教育阵地的价值意义,感受先辈为和平抗争的热血决心。

▲图为和平广场石碑

(三)烈士陵园与纪念馆:致敬英烈忠魂

西满革命烈士陵园、西满英烈纪念馆,是鹤城红色精神高地。踏入陵园,“无上光荣”纪念碑庄严肃穆,周边松柏苍翠,诉说对英烈的敬仰。

▲图为“无上光荣”纪念碑

纪念馆内,浮雕展现战士冲锋姿态,勋章闪耀荣耀,题词传递精神传承。战士冲锋浮雕以磅礴气势定格战斗瞬间,战士们高举手臂、紧握武器,仿佛能听见冲锋的呐喊;“西满英烈 永垂不朽”等题词笔力苍劲,是对英烈精神的崇高礼赞;勋章图闪耀着金色光芒,见证着热血与荣耀。

纪念馆建筑简洁而庄重,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成员们深入取证记录,深知守护红色遗迹、传承精神责任重大。

▲图为成员在烈士陵园前的合影

二、回溯历史:江桥抗战的热血篇章

江桥抗战,是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奏响抵抗侵略激昂序曲。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妄图侵占黑龙江省,马占山将军临危受命,率部于嫩江桥英勇抵抗。战士们以热血之躯,抵御装备精良敌军,战事艰苦却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激发全国抗日斗志,为后续抗战燃起希望之火,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生动诠释。

▲图为成员在江桥抗战纪念碑前的合影

三、文物保护:传承历史的担当

调研中,实践团关注红色文物与场地保护现状。从和平广场设施维护,到烈士陵园、纪念馆文物保存环境,仔细记录。这些承载历史的“见证者”,是民族精神物质载体。齐齐哈尔历史文物,作为先进文化载体、民族精神瑰宝,是了解城市的窗口。实践团呼吁更多人关注红色文物保护,让历史不被岁月侵蚀,让后人透过“窗口”,读懂先辈热血信仰,让鹤城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鹤城的红色故事却从未褪色。鹤城薪火社会实践团愿做历史“拾光者”,在调研中铭记,在传承中担当。让红色基因如薪火照亮前路,让文物保护与历史传承,成为献给先辈、馈赠未来的珍贵礼物,让这份热血与担当,在时光中永恒延续。

文|鹤城薪火社会实践团

图|鹤城薪火社会实践团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杜乐妍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7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