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传声·科韵沁源—— 山西财经大学“文新传声”青年大学生实践队开启科普研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7 17:4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任璧瑶   阅读 3.4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27日讯(通讯员 任璧瑶 、吉紫钰)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文新传声”科普实践队在张建忠教授的带领下于2025年8月7日至13日在沁源县开展暑期科普研学活动。活动依托沁源县文化资源与生态禀赋,通过实地探访、互动教学、实践创作等多元形式,为青少年搭建了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科普平台。

▲图为指导老师、实践队成员与中小学生合影

队员们首先到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展览陈列馆,在讲解员引导下参观文物、文献与图片,了解太岳军民革命历程,强化责任担当意识;随后前往旧址实地调研,参观历史遗存,为后续实践奠定基础。午后,实践队在沁源县体育馆组织破冰活动,奠定协作基础。此次活动既让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又锤炼了实践队组织协调能力,为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图为实践队成员提前踩点展览馆

8 月 9 日,研学团队走进国家3A级景区灵空山,开启 “自然与人文共生” 探索之旅。在舍身崖,结合唐懿宗第四子李侃典故讲解地形与人文;面对 “九杆旗” 油松,通过互动阐释植物生长与环境适应原理;在圣寿寺,解读古建筑中科技与美学的融合。还开展了“年轮探秘” 活动,大学生实践队员解析年轮与树木年龄、气候的关系,指导青少年绘制 “个性化年轮档案卡”,将生态知识具象化。此外,心理卫生健康协会通过“贴膏药”“五毛一块”“数字领袖”等趣味游戏强化团队默契,让青少年在欢乐中深化对 “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 的理解。

▲图为中小学生制作的年轮档案卡

8月10日,以“探秘‘母亲河之源’为主题,实践队深入沁河源地区开展生态科普。队员们介绍沁河作为生态实践赋能,强化环保意识黄河一级支流的地理意义及相关数据,让青少年认识其水源涵养与生态平衡的核心价值。“水源传递”活动中,各小组接力运水并评比水量留存度,直观感受水资源珍贵;“垃圾清理”行动中,青少年分组捡拾分类塑料污染物,以竞赛强化责任意识。“迷你净水器”实验,实践队员示范搭建过滤装置,青少年动手实践,掌握简易净水原理,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图为中小学生在沁河源头合影

8月11日,研学团队在花坡草甸开展 “自然艺境・叶脉传情” 主题活动,践行 “山川载梦、林海藏金” 生态理念。以抽盲盒分组,引导青少年观察矮嵩草(贴地生长抗风)、火绒草(绒毛护体御寒)等植物的生存智慧。在艺术创作环节,青少年用树叶拼贴生态画、用丙烯颜料拓印叶脉;作品评比设 “优秀奖”“进步奖”。最后 “跳大绳” 游戏凝聚团队力,实现多维提升。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花坡合影

8月12日,研学团队参观太岳军区司令部,讲解员为学生讲述红色革命年代先辈们,奋勇血战的历史。让学生们体验到了深刻的红色文化,随后走进水漾年华田园综合体,参观现代农业展馆,学习生态科普知识。在水培种植实践中,研学队员通过亲手操作,理解植物生长原理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沙包投掷”“击鼓传花” 等趣味活动融入地理、历史知识问答,实现了 “玩中学、学中悟”,进一步巩固了科普成果。

▲图为讲解员为中小学生讲解旧址

“文新传声”科普实践队在沁源县中共沁源县委党校开展暑期“三下乡”最后一天科普研学。研学团队参观沁源生态文明实践展示馆,通过展品和资料直观感受沁源生态环境的变迁与发展;大学生志愿者的生态文明科普讲座,系统回顾沁源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科普研学活动总结及颁奖仪式,为历时数日的研学之旅已画上句号。

此次“文新传声,科韵沁源”活动至此圆满结束,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为其参与生态保护、践行绿色生活奠定了深厚基础。

撰文 | 任璧瑶 吉紫钰

图片 | 李润浩 秦雅茹 梁今皇

审核 | 张建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任璧瑶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2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