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韵游芳象团队赴枣庄市调研柳琴戏的文旅融合情况

发布时间:2025-08-26 22:3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堇彭 卢锦鹏 赵翔宇   阅读 2.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山东财经大学鲁韵流芳,齐游新象:齐鲁地方传统表演艺术的文旅融合调查(枣庄)团队,于7月22日至7月24日就柳琴戏的发展现状与传承困境等问题,至滕州市东郭镇人民政府文旅办、滕州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等地,展开为期3天的实地调研。团队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网上资料搜集及负责人访谈等方式,深入探索了解柳琴戏曲的传承脉络与当下挑战。

溯源根脉,共绘文旅蓝图

2025年7月22日团队走进滕州市东郭镇文旅办,与工作人员围绕柳琴戏进行深入交流。东郭镇文旅办老师详解《东郭镇志》中柳琴戏起源记载,介绍老艺人带徒、校园社团培育等传承实践,并描绘“非遗+研学”“非遗+节庆”的民俗发展规划。成员们提问文旅产业联动路径,碰撞出“非遗进民宿”等思路,深感乡镇层面正以创新激活非遗生命力。

东郭镇文旅办老师对东郭镇志进行介绍

东郭文旅办负责老师就柳琴戏的起源与传承展开相关介绍

多维感知非遗活力

2025年7月24日上午在滕州市文化馆,团队参观柳琴戏、舞龙舞狮等传统艺术展陈,随讲解员梳理其与文旅融合历程。与馆长座谈时,重点探讨“文化馆+景区+短视频”的传播模式,了解柳琴戏与周边地市的艺术互鉴。成员们体会到,这里正成为非遗“破圈”的核心平台。

团队队前往滕州市文化馆,参观了解柳琴戏、舞龙舞狮、非遗剪纸等地方传统艺术

体悟匠心,直面挑战

2025年7月24日下午团队分别前往滕州市柳琴剧团以及滕州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在此团队成员体验了木版年画刻版、松枝鸟编扎,深切感受工匠精神,其次,与柳琴剧团人员交流,了解到柳琴戏当前“直面人才断层、资金短缺等传承困境。

团队聆听讲解员讲解,了解柳琴戏表演艺术起源发展史以及与地方文旅相结合的发展情况

2005年柳琴戏“申遗”成功并纳入“十一五”规划,通过人才培养、文企联姻等推动发展,此次调研,团队全面梳理了柳琴戏的发展脉络与传承困境,成员们不仅深化了对非遗保护的认知,更在实践中提升了调研能力与问题意识,非遗传承既要坚守技艺根基,更需延续政策推力,以青春之力助力柳琴戏破局,让这一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撰文 |孙堇彭 张娟 王知秋 吴诺夕 赵芮 赵娅彤 鹿亚辉

图片 |赵娅彤

审核 |卢锦鹏 赵翔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卢锦鹏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8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