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时光志愿服务队抵达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完小,开启了为期15天的暑期支教之旅。心理课程是团队历年支教的特色亮点。今年团队带来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以“精准赋能”为理念,为不同年级学生量身打造了阶梯式成长方案。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多场主题课程,涵盖自信培养、挫折应对和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课堂上,志愿者充分利用专业技能,对每一个孩子进行针对性教学,实现个性化培养。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团队协作:在信任中寻找成长支点
“放这里!放这里!”教室里,各组的孩子们或紧张或兴奋,惊呼声、懊恼声不时响起。这是“纸牌叠塔”活动,各组需在八分钟内用扑克牌搭建最高且稳定的结构。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在“每一张牌都影响全局”的体验中理解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信任盲行挑战”游戏中,蒙眼的学生跟随同伴的语言指引穿过障碍物。活动结束后,多名学生提及“听到同伴清晰指令就不害怕”,部分小组自发总结出“先描述脚下内容再提醒方向”的沟通策略。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分工协作中体会到个人创意对团队的贡献,在共担风险中感受被信任的安全感,建立团队归属感。
▲图为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上搭纸牌
▲图为学生们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上进行“信任盲行挑战”
抗压训练:把压力转化为成长密码
“压力并不是坏事呀!化解压力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志愿者在“进化论”活动中,通过模拟生物进化中的适应过程,带领学生理解的普遍性。随后,志愿者组织“拥抱小黑点”绘画活动,通过画出挫折及应对方式来表现积极情绪对负面感受的包容。展示作品时,一幅把黑点画成足球、周围添上球门的图画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这种创意表达展现了同学们面对压力时,巧妙地通过运动等方式化解。这些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简单的压力应对方法,增强面对挫折时的心理韧性。
▲图为学生在与志愿者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自我觉醒:发现生命的独特印记
“幸福拍手歌”的欢快节奏启动了新一节课程,“拍手”的动作使学生关注自己的手掌。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孩子们观察着彼此手指长度、掌纹和指甲形状的差异。通过小刺猬踢足球的故事,学生们明白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场景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学生在描摹的手掌轮廓内用图案标注出自己擅长的事与最骄傲的优点,完成独特的“手掌自画像”。“我的掌纹像山路,就像我能爬很高的坡。”这些略带稚气的表达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进而形成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图为学生在准备观察同伴们的手掌
不止于支教:构建长效心理支持网络
经过一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寨英完小的孩子们在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上都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曾经内向胆小的孩子,如今能够勇敢地在大家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团队合作中,孩子们也学会了相互支持、彼此信任,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点滴改变,不仅让孩子们自身受益,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氛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学生们在认真听讲
此次暑期支教活动虽然短暂,但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时光志愿服务队对乡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不会停止。未来,他们计划持续优化心理辅导课程,丰富活动形式,让更多乡村儿童能够在专业的心理支持下健康成长。同时,志愿服务队也希望通过自身行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乡村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共同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助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啸远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