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拾光织梦想 青虹入怀暖童心—— 三江学院 “拾光者・青虹” 志愿服务团队蕲春麒麟小学暑期实践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08-26 15:3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樊蓓凝   阅读 2.3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当盛夏的蝉鸣在蕲春县的稻田上空萦绕,晨光初露之际,一队穿红马甲的青年身影缓缓走进麒麟小学。自 7 月 6 日开始,在嘉兴向阳花公益中心的资金支持下,三江学院 “拾光者・青虹” 志愿服务团队抵达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檀林镇麒麟小学,正式开展 “七彩假期” 志愿服务活动。青春与乡土的这次温暖相逢,犹如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激起阵阵涟漪,更让志愿精神的种子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中深深扎根、悄然生长。

图为全员大合照

图为开营仪式大合照


(一)赤心秉炬,童声欢语种新望

在蕲春麒麟小学的暑期时光里,三江学院 “拾光者・青虹” 志愿服务团队始终怀揣赤诚之心,以行动为炬点亮孩童们的假期生活。课堂上,他们用生动有趣的讲解打破知识壁垒,将科学奥秘、艺术创意化作孩子们眼中的星光;课后时,他们与孩童追逐嬉戏,清脆的童声与爽朗的笑声交织成校园里最动人的旋律。团队未曾辜负初心,在每一次互动、每一堂课程中,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陪伴与欢乐,更在他们心中悄悄种下对未来的憧憬与新的希望 —— 那些关于远方、关于成长、关于梦想的种子,正伴着这份温暖的守护,在孩童心底慢慢萌芽,静待绽放。

图为活力运动竞赛

“活力运动放光彩” 环节率先拉开了志愿服务团队与孩子们的互动序幕。毽子在半空划出柔美轨迹,呼啦圈不停转动勾勒出斑斓光晕,这些鲜活的画面拧成了消融生疏的温情纽带,让彼此初见时的羞涩渐渐褪去。运动场地中,孩子与志愿者的呼喊声接连不断,这声音并非为输赢比拼,更像是城里青年与乡村孩童心灵相吸的和谐乐章。这场满含温情的运动交流,不仅以陪伴送去了暖意,更让志愿者真切体会到教育帮扶不只是知识的输送,更是心灵的沟通与共同成长的旅程,也更深地理解了志愿服务扎根乡村的重要价值。

图为两弹一星湖北科技体验课大合照

随之而来的是两弹一星湖北科技体验课。夜幕降临时分,孩子们怀揣着对科学知识海洋的无限探索之心,随着志愿者走进点亮暖光的教室。志愿者先以湖北籍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故事为引,讲述前辈们在艰苦岁月中攻坚克难、为国铸器的历程,孩子们睁大双眼,稚嫩的脸上满是崇拜。随后的气球动力火箭实验互动环节里,志愿者带领大家组装简易模型,在气球飞上天的呼啸声中,孩子们的目光被瞬间抓住,他们的欢呼声划破了宁静的夜晚。实验结束后,志愿者还拿出色彩丰富的超轻粘土,开启 “我的航天造物” 手工创作。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围过来,凭着对航天元素的理解捏制卫星、火箭等造型,志愿者在旁简单指导,帮大家完善作品细节。——这一刻,科学的种子不仅在他们心中发芽,更种下了 “为国探索” 的小小志向。

图为孩子们用超轻粘土捏卫星和火箭


(二)精研逐梦,智识清流滋乡壤

图为教练授课绳结系法

图为孩子们在学习绳结系法

灿烂的阳光为户课堂镀上金边,孩子们端正地坐在凳子上,目光里满是期待。绳结课上,专业教练与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并肩而立,手中的彩色绳线在指尖灵活翻飞 —— 只见教练手指一绕一拉,原本松散的绳头便聚成紧实的平结,像小小的安全扣稳稳锁住;志愿者紧随其后演示双套结,绳线交叉缠绕的瞬间,转眼就变成能固定物品的实用结型,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教练一边讲解,一边把打好的绳结举到孩子们面前展示,志愿者们则分散到各个小组,蹲下身手把手教孩子们操作。有的孩子手指还不太灵活,志愿者就握着他们的小手,一步步引导绳线穿梭;有的孩子学得快,很快就能独立打出简单的绳结,兴奋地举起来向教练和志愿者“报喜”。阳光洒在孩子们认真的小脸上,也映着他们手中慢慢成型的绳结,那些五颜六色的绳结不再是普通的绳线缠绕,更像是一串串承载着生存智慧的密码,悄悄住进了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慢慢读懂 “学以致用” 的意义。​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做的罗马战车

绳结课的余温还未散去,户外课堂又迎来了更令人期待的罗马战车制作环节。志愿者和教练提前搬来了竹竿、绳索等材料,在操场的空地方分门别类摆放整齐。搭建时,志愿者也加入其中,帮助孩子们解决遇到的小问题。近一小时后,一辆辆战车整齐的排成一排,“水球大战”也拉开序幕,孩子们操控着亲手制作的战车发射水球,阳光之下,水球炸开的水花溅起清凉,孩子们的笑声、呐喊声此起彼伏。这场充满趣味的水球大战,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后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更让户外课堂的快乐在互动中不断升温,成为这个夏天里难忘的记忆。

图为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下田抓鱼

水球大战后,志愿者带孩子们到浅水田抓鱼。孩子们挽裤撸袖踩进软泥,有的伸手抓鱼溅一身泥,有的组队用网兜围捕;志愿者进田指导,帮胆小孩子捡鱼。阳光映着波光与满是泥点的笑脸,“我抓到啦” 的喊声不断,夕阳下孩子们提桶不舍离开,泥点成了快乐勋章。


(三)星火赓续,信念根基固原野

图为参观李时珍纪念馆

在李时珍纪念馆里陈列的草药标本、泛黄医书吸引着孩子们的驻足。讲解员细说李时珍跋山涉水著《本草纲目》的故事,孩子们认真聆听,不时轻声分享收获,这场参观让乡土文化的种子悄然扎根。

图为一部分小朋友们的梦想卡片

艺韵传情·心绘华章特色音乐课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研究生罗奕珏的远程寄语跨越山海:“你们手中的粘土能捏出火箭,脚下的土地能生长梦想。” 鼓励孩子们书写自己的心愿与梦想。


(四)本心长守,韶华答卷绘田畴

图为孩子们给志愿者写信

活动的最后一天,孩子们伏在桌前给志愿者写信,笔尖沙沙响。志愿者静静守在旁,看着满纸真挚,眼眶微热,这些信成了彼此最难忘的告别礼物。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们举办篝火晚会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们欣赏烟花秀

夜色渐浓,篝火已燃起温暖的火焰,橙红色的光焰跳动着,将周围的人影拉得长长的。孩子们自信地站上舞台,展示自己拿手的才艺。蛋糕的香甜弥漫在空气中,火焰噼啪作响,与孩子们的欢笑声、掌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一首动听的和鸣曲,火光映得每张脸都格外明亮。当第一束烟花划破夜空时,孩子们瞬间安静下来,紧接着发出阵阵欢呼 —— 金色的烟花炸开像漫天流星,彩色的光点坠落时似散落的宝石。直到最后一缕烟花消散,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地围着篝火转圈,这份在星光与火光中交织的欢乐,成了离别前最温暖、最难忘的记忆。

在蕲春的日子里,三江学院 “拾光者・青虹” 团队让 “七彩假期” 超越了简单的陪伴 ——这场实践让 “新时代青年当勇担时代使命” 有了具体模样:志愿者把知识化作照亮孩子眼睛的光,把个人理想嵌入乡村振兴的蓝图,让青春在奉献中沉淀出厚重价值。那些在课堂、田埂、篝火旁传递的热爱与希望,会化作乡村教育的点点星火,照亮孩子们的成长路,也让青年志愿者真正领悟到 “将小我融入大我” 的深层意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樊蓓凝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76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