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AI赋能儿童教育展新篇,科技激发创新思维绽异彩

发布时间:2025-08-25 23: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周子岚   阅读 1.0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8月25日讯(通讯员 周子岚、杨金慧、何佳恒)7月16日-7月31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青衿执炬,AI领航”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江宸社区,结合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宜宾市“爱心暑托班”项目,响应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文件对于人工智能助力教育的号召,开展了AI技术科普与AI赋能教育的支教活动。团队携自主研发的“智塑童程”AI平台,以AI平台功能演示与AI应用课堂游戏相结合的创新授课形式,让社区儿童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增添他们的人工智能知识储备,启发他们对于科技的兴趣。

AI科普结合生活应用

团队成员首先开展了AI科普课程,结合生活中的AI产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授课,告诉孩子们“AI是能帮助人类做事的智慧工具”,引导孩子们思考AI在当下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

▲图为主讲队员科普AI知识。何佳恒 供图

团队成员还向孩子们抛出问题,比如“你们觉得AI能帮大家做什么呀?”,有的孩子回答“帮忙做家务”,有的孩子回答“提醒大家按时吃饭”——原来他们早已观察到,前沿技术的智能产物AI,其实一直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结,服务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AI赋能儿童健康普及教育

在活动室里,团队成员向孩子们演示了“智塑童程”AI平台的儿童健康检测功能以及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并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教育。该平台可通过上传舌苔照片生成健康建议,给出如“舌苔偏厚需多饮水”的提示。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有的孩子就平台给出的建议提出疑问,“为什么舌苔厚要多喝水呀?”;还有的孩子就平台给出的健康建议进行自查,“我每天都跑步,应该没问题吧?”……现场还开展了健康知识竞答,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每天睡眠时间”、“饭后运动禁忌”等问题,每个问题抛出后都有许多小手高高举起。团队成员将原本枯燥繁杂的健康知识,通过“智塑童程”AI平台的儿童健康检测功能,结合生动有趣的讲解,采取知识竞答的活动形式,深深印刻在孩子们心中。

▲图为小朋友们参与健康知识竞答。何佳恒 供图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孩子们回家后竟然主动提醒家长注意健康习惯。”社区书记感慨道,“这种从知识接受到行为改变,再到影响家庭的‘链式反应’,正是健康科普工作的珍贵成果。”

AI助手带来全新课堂体验

团队成员向孩子们展示了“智塑童程”AI平台的专属语音人工智能助手“小蓝”的操作方式及功能应用。当孩子们对着AI助手“小蓝”说出“水瓶”这个词语时,系统自动跳转到了相关商品和百科页面。在孩子们的惊叹声停止后,团队成员进一步向孩子们讲解了AI助手“小蓝”背后的技术——语音交互,普及了语音交互的知识以及这项技术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在讲解完毕后,团队成员组织学生们体验AI助手“小蓝”在接收到语音指令后的智能回应。“不用打字就能找到答案,真方便!”一名学生体验后感叹。

此外,团队成员还向学生们展示了“智塑童程”AI平台心理测评问卷版块的MBTI人格测试功能。在展示MBTI问卷测试功能时,团队成员组织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投票,采取每一个问题取票数高的选项输入从而得出测评结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感。这场轻松有趣的MBTI人格测试游戏,让孩子们在投票互动中了解到彼此性格的异同,引导孩子们理解与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图为主讲队员组织小朋友们参与MBTI测试游戏。何佳恒 供图

AI技术打开沉浸体验大门

团队成员以科普视频作为引入,带领孩子们走进3D模型的世界。看到“还原”云冈石窟,让千年古迹可以在千里之外被沉浸式探索时,孩子们赞叹连连,真切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独特魅力。

趁着孩子们兴趣盎然,团队成员向孩子们展示了“智塑童程”AI平台的3D模型和手势识别功能,还让每位孩子亲自体验了仅仅用手势就能与虚拟模型互动的神奇,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把AI、3D技术这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概念,变成了孩子们能亲手触摸、亲身感受的奇妙体验。

▲图为主讲队员组织小朋友们体验3D模型。何佳恒 供图

AI系列课程的实践成与展望

从AI科普教育到AI技术体验,“青衿执炬,AI领航”团队依托“智塑童程”AI平台的各项前沿技术与实用功能,帮助孩子们走进AI的世界。“你们为社区带来的AI相关课程对开拓孩子们的知识面相当有帮助,AI近年来备受关注,家长们也对课程很感兴趣。”社区书记这样评价。

团队成员用科技点亮童心,用AI赋能教育,大手牵小手,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探索科技的种子。他们的实践,不仅是一次“三下乡”志愿服务,更是一堂堂生动的科技启蒙课,让青春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绽放异彩。

“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打开科技之窗,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回馈社会,这带给了我充实感与成就感。”实践团队队长的话道出了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心声。

▲图为团队成员、社区工作人员、小朋友们的合影。何佳恒 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周子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3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