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青年学子走进企业探寻新质生产力发展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25 17:1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徐嘉慧   阅读 1.5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徐嘉慧 黄蕾)2025 年 7 月,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新质力・青创先锋队” 响应国家 “三下乡” 社会实践与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号召,前往徐州依科电气有限公司、苏州市鑫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以实地观摩、深度交流的方式开展 “探寻新质生产力,青年创新显担当” 主题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直观感受新质生产力发展态势,激发投身创新的内生动力。


徐州工程学院青年学子走进企业探寻新质生产力发展密码


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的创新融合

刘枫琳分享了自己在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经历。她本科就读于机电学院,毕业后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并以全优成绩毕业。其研究方向为极限快速响应的数字控制系统设计,通过优化算法和数学建模,实现控制系统在有限步数内完成过渡并达到零稳态误差。“传统控制方法往往只适用于低阶系统,我们团队提出了适用于高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新方法,突破了这一限制。”刘枫琳介绍道。她将Z变换与状态空间模型相结合,简化了复杂系统的数学推导,显著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这些创新成果为高速高精度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让在场学子深刻体会到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刘枫琳鼓励队员:“当代青年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保持创新活力和奋斗激情。” 她谈到,面对科技竞争的时代重任,青年人既要胸怀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敢作敢为,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大局。这番话引起实践队员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学习中要夯实理论基础、勇于探索未知,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科技强国使命的创新人才。

图为团队成员于徐州泉山森林公园合照

徐州依科电气有限公司:智能装备赋能产业升级

在徐州依科电气有限公司,实践队成员实地观摩了高精度智控矩阵电子皮带秤的运行。该设备采用8组矩阵秤体单元和C6级高精度传感器,通过多点分布式测量结构,有效抵消皮带张力变化影响,在9.6米超短称量区域实现±0.2%的精度,稳定性周期长达12个月以上。公司创始人曹逢介绍,设备搭载的矩阵自动校验系统可独立检测每路传感器,无需人工干预,已广泛应用于华能、宝武钢铁等企业。

“宁波港的项目中,这套系统让贸易结算效率提升30%,纠纷率大幅下降。”曹逢以案例说明技术对传统产业的赋能作用。他提到,公司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研发部员工李国浩从售后岗位起步,凭借电气工程与计算机双专业背景,如今已主导多项技术开发,薪资连升三级并享受特殊人才津贴,“跨学科学习和实战锻炼是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

图为团队成员于徐州绿地瀛海合照

苏州市鑫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绿色智能技术引领行业前沿

实践队在苏州市鑫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看到,高低温试验箱、盐雾腐蚀试验箱等设备正有序生产。技术负责人演示了设备的精准控温功能:“进口温控仪让精度达±0.1℃,可模拟-40℃至70℃的极端环境,满足电子、汽车行业的质量检测需求。”实验室里,紫外灯光照试验箱为高校新材料耐老化研究提供稳定环境,助力科研数据可靠性。

企业的智能化升级举措引发关注:电动密封门通过深度学习实现自动启闭,PCB电路板超声波清洗装置配备废液回收系统,减少水资源和化学试剂浪费。“我们正融合5G与数字孪生技术,推进设备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负责人透露,2025年高端智能温控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半导体设备领域竞争力。

图为团队成员于苏州市鑫达环境试验设备公司学习

图为团队成员于苏州市鑫达环境试验设备公司合照

图为团队成员于苏州市鑫达环境试验设备公司合照

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的积极参与。大家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主动学习跨学科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力军。

这场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近距离触摸科技与产业融合的脉动,不仅深化了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更明晰了自身在时代发展中的责任与方向。队员们用观察与思考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为未来投身科技创新、助力国家发展积蓄力量。

撰文 | 徐嘉慧 黄蕾

图片 | 朱奕羽 吕雅美 沈弋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徐嘉慧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8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