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传古韵・实践兴佳村:龙舞灵溪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以非遗传承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21 21:1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佳缘 张洪义 范天烁   阅读 1.5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8月,嘉兴大学“龙舞灵溪・韵动佳村”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作为“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参赛队伍,走进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佳村,开启以“传承非遗舞龙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中国舞龙发源地”,佳村不仅坐拥国家级AAA级舞龙源景区,更保有金华市级非遗“迎龙灯”习俗,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实践团队的探索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团队此行也受到佳村当地村委会的积极响应,双方围绕古村发展展开深入交流,为实践活动的推进奠定了合作基础。

▲嘉兴大学“龙舞灵溪・韵动佳村”实践团队合照

团队16名跨专业成员通过多元调研精准锚定发展痛点:深入走访20余户村民、收集50份游客问卷、访谈37位相关人士,系统梳理出村民就业需求、政府传承诉求与游客体验期待三大核心议题。依托“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的平台资源,调研进一步明确:佳村虽坐拥灵溪龙形山水、龙王庙遗址等独特资源,却面临业态单一、基础设施薄弱、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不足2小时等现实瓶颈。

▲团队成员进行走访调查

基于调研成果,团队结合大赛“创意赋能乡村”的理念,创新构建“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以龙文化为核心,计划复原传统舞龙祭祀仪式、建设非遗工坊;以生态为基底,将灵溪漂流升级为“龙形探段”主题项目,并开发梯田农事体验;以研学为突破口,设计分层课程体系并联动高校建立实践基地。同时,通过串联龙头公园等节点,植入“寻龙谜案”剧本杀、非遗手工坊、AR打卡点等新业态,打造“观光—体验—消费”的完整闭环。

在文化传播层面,团队搭建起多元化矩阵:与西班牙地中海学院开展舞龙文化交流,编撰中英文对照的舞龙技艺手册助力文化出海;依托学习强国、中华网、大学生云报、青春嘉大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系统展现佳村概况、非遗传承人故事、舞龙文化渊源等内容,全方位提升当地文化知名度;同步运营抖音账号“龙行天下纪事”与微信公众号“红船薪火——龙狮新声”深耕本土传播。目前,除主流权威媒体报道外,已形成15余篇相关专题报道,总浏览量达10万次以上,其中平台自有账号累计收获上万次浏览与3000余次互动。成员们还系统研习举龙、擒龙等基础动作与小八字步等下肢技巧,通过专业展演让非遗文化更具感染力,进一步增强了项目的公信力,也为“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的成果展示积累了鲜活素材。

▲团队与西班牙地中海学院开展舞龙文化交流

▲大学生云报、学习强国、中华网报道

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刻认识到,佳村的核心困境在于“人”的流失,破局关键在于以引流激活经济、吸引人才回流。唯有以创新营销引客、业态升级留客、产业收益唤青年归巢,才能斩断恶性循环,让佳村重焕生机。目前,实践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线上传播矩阵初显影响力,短视频与图文内容引发广泛关注,游客对舞龙文化体验的推荐意愿高达90%以上;团队协助梳理的舞龙技术体系,已通过校龙狮社在运动会开幕式、校庆等重大活动中精彩呈现;前期调研形成的“引流—留客—归巢”发展路径,为后续6个月内启动板凳龙工坊改造、接入线上购票平台等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成果也将作为参赛内容提交至“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

下一步,团队将持续推进实践方案落地,以“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为契机,让青春实践的力量真正成为激活这座千年舞龙古村振兴的新动能!

供稿:张佳缘 张洪义 范天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天烁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