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宜美乡兴志愿队伍于宜宾市叙州区樟海镇,开展以“童心绘石画,樟海入镜来”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围绕考察石头画、拍摄宣传视频、走访调研等多维度展开,旨在为宜宾市叙州区樟海镇的美育教育深化与文旅产业升级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志愿者们在石头骥艺术坊与胡老师的合照
上午9时,在胡承萍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者们踏入马场小学的石头骥艺术坊。刚进入艺术坊,展览柜上琳琅满目的石头画作品便吸引了众人目光。这里既有老师们创作的技艺精湛的作品,娇艳欲滴的晨露玫瑰仿佛散发着淡淡芬芳,奔腾的骏马似要冲破石面桎梏,沉睡的小猫慵懒姿态尽显;也有孩子们用纯真笔触勾勒出的充满童稚的画作,掌心大小的石头上,笑脸、耕耘的小黄牛、憨态可掬的企鹅等形象栩栩如生,让普通的石头被赋予了独特的情感温度。
胡承萍老师细致讲解着石头画的历史渊源。她说石头作为中华传统民间艺术,在岁月长河中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同时也介绍了创作时选用的特殊材料与颜料,以及石头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志愿者们认真聆听、仔细观摩,为后续在社区开设石头画课程积累经验、探寻新思路。
▲图为胡老师为志愿者讲解石头画作品
午后,志愿队兵分两路开展工作。其中一支小队前往世界樟海景区进行拍摄。景区负责人热情接待,向志愿者们全方位介绍景区情况:从地理位置、樟海镇区划沿革到22万亩的油樟产业规模以及17亿元的年产值,再到“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康养旅游”的三产融合发展路径,还有景区内十大景点与所获荣誉,都一一详细道来。在油樟展示中心,负责人进一步深入讲解,包括油樟命名的由来、宜宾油樟的“八张国家级名片”、油樟在叶炼油、木做家具根雕、废渣再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利用价值,樟油提炼的完整流程以及衍生出的医药、日化、保健品等终端产品。现场还展示了精美的根雕获奖作品,负责人强调叙州区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让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志愿者们在拍摄过程中,力求充分保留樟海的原始风貌与特色,用镜头生动呈现樟海的自然风光与发展成果,为樟海镇特色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添砖加瓦。
▲图为樟海景区根雕展区的作品
另一支小队则深入樟海镇的村落进行走访调研。志愿者们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们亲切交谈,了解当地在美育教育方面的现状与需求,以及对文旅产业发展的看法和期待。村民们热情分享着自己的想法,从孩子的艺术启蒙到家乡旅游发展带来的变化,都畅所欲言。志愿者们认真记录下这些宝贵的信息,为后续更好地开展相关助力工作提供依据。
▲图为志愿者给家长介绍美育知识
此次“三下乡”活动,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深入乡村。在美育领域,通过对石头画的考察与学习,为乡村美育教育的发展探寻新的可能;在文旅方面,借助拍摄宣传与走访调研,助力乡村旅游资源的推广与产业升级。未来,宜美乡兴志愿队伍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怀揣着对乡村的热忱,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书写更多精彩的青春篇章。
撰文:何璐 张茂花
审核:张茂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茂花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