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力量“破圈”而行 —— 玉林师范学院桑梓义工队多城开展乡土服务,以“乡土底色”绘就振兴奉献光芒​

发布时间:2025-08-17 00:2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施春妃 宗水晶 农嘉慧   阅读 1.1万+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大学生云报817日讯(通讯员 施春妃 宗水晶 农嘉慧 )当“乡土底色”遇上跨城服务,当青春力量融入振兴浪潮,玉林师范学院桑梓义工队正以一场温暖的“破圈”行动,让桑梓情怀跨越地域边界。他们走出校园、深入多座城市的乡土肌理,用脚步丈量民生需求,用服务续写故土情深,在每一片耕耘的土地上,将对家乡的赤诚转化为振兴路上的点点星光,以最质朴的坚守绘就奉献与成长的动人画卷。

志愿星火,照亮童真岁月

(一)

成员们轻步走进玉林市玉州区儿童福利院,礼仪授课的谆谆暖意与手工陪伴的指尖温柔,让孩子们的眼眸亮起来,嘴角弯成甜甜的弧,公益的暖意在指尖互动里悄然漫延。

礼仪课上,“生活中的礼貌行为”PPT动画一播放,便吸引了孩子们。他们虽羞涩攥着衣角,可志愿者一问“家里来客人怎么做”,小手便高高举起,满是求知欲与学礼热情。

手工课桌上,彩绳、串珠按色分好。志愿者俯身指导:帮小手不稳的孩子固定彩绳,教打结出错的找绳头,擦去手上胶水。小女孩举着歪扭的手链雀跃展示时,眼中的成就感格外动人。

这份陪伴藏着对孩子成长的期许,愿善意滋养的同理心,助他们未来回馈乡土;更愿这份温暖为乡村注入人文底色,培育包容互助的社区氛围,为振兴积蓄温柔却持久的力量。

【图为义工队志愿者进行手工制作环节】

【图为义工队志愿者进授课环节】

(二)

桂林市全州县老乡家园社区活动室里,琅琅书声裹着轻快节奏跳荡开来--义工队志愿者正领着孩子们玩转经典诵读。​

志愿者挑出朗朗上口的佳句领读,孩子们立刻坐直小身子,肉乎乎的小手跟着节拍拍得啪啪响,稚嫩的童声像刚破壳的小鸟般高低起伏。讲“昔孟母,择邻处”时,志愿者张开双臂比出搬家的模样,孩子们便歪着头模仿;说孝善礼义时轻轻拍拍胸口,小脑袋们就齐刷刷点头呼应,传统文化的脉络在阵阵笑声中悄悄生长。

小手指点着书页蹦跳,亮晶晶的眼睛追着文字跑,孩子们在诵读里练出专注力,更在眉眼弯弯中偷藏了精神养分。这场文化小派对,让乡土文脉在童声里接力,为乡村振兴播下文化自信的嫩芽。

图为义工志愿者带领孩子进行经典诵读环节

志愿陪行,温暖银发时光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美家园社区里暖意融融,志愿者们正围着老人开展贴心志愿服务。“陌生电话说中奖,千万不能转钱呀!” 志愿者拿着反诈手册,结合真实案例讲解诈骗套路,老人们凑着头认真听,不时点头记下要点。​

健康角前更热闹,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用血压仪,“您看指针到这儿就是正常范围”;讲健康饮食时,还教大家把玉米、南瓜搭配成营养餐。

活动结束时,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连声道谢。这场充满温情的服务,既守护了老人的“钱袋子”和健康,更用陪伴筑牢乡村温情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暖人力量。

​【图为义工志愿者给老人发放反诈宣传册环节】

健康宣传,共筑安全防线

来宾市武宣县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义工队搭起的宣传台前挤满了闻讯而来的群众。展台前的实物展示区里,过期食品与合格食材整齐排列,成了最直观的“安全教材”。​

“这个怎么看保质期呀?”大爷举着包装袋咨询,志愿者立刻俯身为他讲解辨别妙招;阿姨们围着实物展台,听志愿者细数日常储存误区,不时点头记下要点。热情的解答声、翻动手册的沙沙声交织成贴心的服务乐章。​

这场活动让食品安全知识悄悄融入生活,不仅提升了群众的防范意识,更在你问我答间凝聚起共治共识,为乡村健康消费环境添砖加瓦,让安全与发展的旋律在乡土间同频共振。​

【图为义工队志愿者为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环节】

桑梓义工队的志愿服务精准扎根多地:为孩童送文化陪伴,让乡土文脉延续;为老人护财产健康,解孤独之忧;为群众筑食品安全防线。这些服务从文化、民生、情感多维度发力,守护乡村群体幸福感,凝聚社会共识,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成为激活乡村活力的温暖引擎。

撰文 施春妃 宗水晶 农嘉慧

摄影 冯昌艳 李媚 邓敏莹

一审 欧阳绍锦

二审 仇莲芳

三审 黄华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施春妃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6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