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13日讯(通讯员 戴舜杰)2025年暑期,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报国”专项社会实践持续深入开展。金融管理学院“种金少年闯蓝海”团队聚焦“金融支持企业出海”这一主题,实地走访走进企业一线,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场景展开调研。
2025年8月1日,实践团队走进上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围绕“花卉产业出海与金融支持”主题展开深度访谈,探索国内花卉企业如何依托技术优势与金融工具,拓展海外市场。
▲图为上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厅
上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由五家事业单位合并组建而成,2012年并入光明食品集团,成为其旗下重要子公司。作为国内花卉行业的领军企业,集团业务涵盖花卉种植、研发、销售及国际贸易,尤其在种源引进与新品种培育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公司曾负责2021年花博会的花卉项目工程,并多次参与进博会展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在访谈中,上海种业集团负责老师介绍:“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种源和技术。因为我们主要是做花卉生产种植研发,国内花卉消费市场虽在增长,但海外种源仍占据技术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国外进口部分优质种源,在国内进行培育和改良,再推向市场。”同时,公司出口业务以订单为主,尽管面临运输成本高、防病虫害等挑战,但国内成熟的冷链物流和高效的通关政策为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为上外贸学子与上海种业负责人访谈实录
实践团队围绕花卉企业出海的难点与金融服务需求展开探讨。调研发现,上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出海过程中主要依赖银行结算服务,目前收付汇业务已较为成熟,但在融资需求上相对有限。负责老师表示:“作为国有企业,我们的现金流相对充裕,但对银行服务的响应效率有更高要求。”此外,花卉出口面临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的双重压力,欧美市场对植物检疫要求严格,且海运成本较高。企业大多是按订单式生产和提前生产囤货,面对旺季增加订单还需协调内部生产。尽管如此,国内高效的港口通关和稳定的产能仍为海外业务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上海种业集团已上线ERP系统,整合从引种到生产仓储,再到销售的全程数据,未来将逐步实现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作用。负责老师表示:“数字化是行业趋势,但在花卉领域仍需长期投入。”对于未来发展,集团重点关注种源研发、设施设备提升和渠道开发。同时,公司虽然之前更多地聚焦在批发商这个层面,但现在计划通过零售端贴近消费者,收集反馈以指导研发方向,进一步强化品牌影响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此次调研不仅让实践团队深入了解了花卉产业的出海路径,也引发了他们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思考。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师生在调研结束后表示,通过这次调研,看到了企业出海的真实需求,也为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供了宝贵机会。希望未来能够架起校企合作的桥梁,共同破解产业出海中的金融难题。
▲图为访谈结束上外贸学子与上海种业负责人合影留念
上海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花卉为纽带,正稳步迈向全球市场。金融是舟,于企业出海的征途勾勒开放的新篇,扬帆天涯。牢固树立金融报国远大理想,奋力书写金融强国青春篇章!青年金融人才也正在通过实践调研,将“金融报国”的使命融入时代浪潮,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文 | 李欣儒
图片 | 高俞俊
审核 | 高俞俊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戴舜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