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科普队在福清市气象科普馆开展气象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2 01:5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唐明烨,吴羽彤   阅读 4.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闽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科普队的青年学子们,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福清支公司的职工及职工子女,还有福清南门社区职工子女暑托班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气象科普讲解。活动以生动讲解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将气象科学融入生活场景,让参与者在探索中感受自然奥秘,在实践中播撒科学种子。​

图为“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科普队员为小朋友们科普气象长廊。潘依琳供图

活动伊始,科普队员带领参与者步入气象科普馆,一条古色古香的中国古代气象文化长廊率先揭开神秘面纱。长廊内,陶寺古观象台展区前,科普队员详细介绍古人通过观测日出确定节气的智慧,让孩子们了解到数千年前先民如何依靠自然规律指导生产生活;铜乌相风装置则以鸟首转动的巧妙设计吸引众人目光,队员们讲解其指示风向的功能,让参与者见识到古代气象观测工具的精巧构思。这条凝聚着中华文明智慧的气象长廊,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民族自豪的种子。​

在观云识天展区,蓝色地球球面展示模型成为全场焦点。科普队员围绕模型细致讲解海洋与云层的视觉呈现规律,引导参与者观察地球大气的动态变化。三球仪缓缓转动,清晰演示出日月地三者的运动规律,队员们结合模型讲解昼夜更替、四季轮回的科学原理;霍格沃兹墙以动态画面展示水循环的完整过程,让抽象的自然现象变得具象可感;大气分层模型前,队员们耐心解析“飞机在平流层飞行“的科学依据,将大气层的分层特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活动中,参与者们专注凝视每一个演示细节,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科学原理的呈现过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

图为“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科普队员指导小朋友进行天气预报。吴羽彤供图

知天而作展区内,天气预报员体验区前排起长队。科普队员们指导孩子们依次站在镜头前进行天气播报实践。孩子们在模拟播报中体验气象工作的乐趣,也加深了对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的理解。人工影响天气 VR 体验区同样人气爆棚,科普队员协助参与者佩戴设备,指导他们通过模拟飞行操作完成人工降雨作业的全过程。从云层探测到催化剂播撒,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对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科普队员为小朋友们科普日照仪。唐明烨供图

防范未然展区内,科普队员针对预警信号符号牌展开专项讲解。他们逐一介绍不同颜色预警的含义,帮助参与者建立灾害等级的清晰认知。在 VR 体验区,模拟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环境让参与者在安全场景中感受灾害威力,强化避险意识;5D 影院的特效影片则以视听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气象灾害的形成与应对,让科普知识入脑入心。 室外展示平台上,气象观测仪器展示环节同样精彩纷呈。科普队员现场打开百叶箱并科普它的工作原理,讲解其如何精准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日照计的刻度与光影变化被详细解读,让孩子们明白日照时长的记录方式;雨量筒前,队员们进行倒水操作,通过实际测量理解降雨量的计量标准。亲手操作的体验让孩子们对气象观测工作有了直观认知,也感受到气象数据背后的严谨与科学。​

图为“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科普队员和小朋友们合影留念。吴泽钰供图

随着夕阳西下,此次气象科普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孩子们带着满满的知识收获和趣味体验满载而归,眼中闪烁着对自然探索的好奇光芒。2025 年“院长妈妈有约”社会实践科普队的队员们以专业的讲解、精心的互动设计,让气象科学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不仅为参与者种下了探索自然的种子,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身的专业能力与应变技巧。未来,科普队将继续秉持传播科学知识的初心,让更多人感受科学的魅力,点燃探索世界的热情。​

(通讯员:唐明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唐明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