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助农拓销路 —— 华园药院青年暑期三下乡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10 13:2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宇琛   阅读 79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628日讯(通讯员:刘宇琛)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由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组成的“华园药院青年实践团队”与百峰村村委会联合开展的“直播助农拓销路”活动走进百峰村养殖户邓振东的家中。华园药院青年响应暑期三下乡号召,以网络直播为核心载体,融合电商运营与品牌策划,为当地养殖户滞销的黑毛猪肉打开线上销路,用专业智慧与实干担当诠释新时代青年的助农情怀。

深山好肉遇滞销,青年调研探症结

百峰村位于群山环抱之中,这里的黑毛猪以山林野草、谷物杂粮为食,每日在山涧草地奔跑,生长周期长达 10 个月以上,造就了肉质紧实、脂肪均匀的独特口感,富含氨基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然而受地理位置偏远、传统批发渠道萎缩等因素影响,今年出栏的黑毛猪面临严重滞销,近万斤猪肉积压在冷库中。华园药院师生闻讯后,迅速带着14人的团队以“如何让深山好肉走出大山” 的课题深入养殖村,团队用三天时间走访 12 户养殖户,详细记录养殖环境、屠宰检疫流程、肉质检测数据,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消费者对黑毛猪肉的认知度不足、销售渠道缺乏可视化展示是滞销主因。“我们需要用年轻人的方式,把黑毛猪的‘好’讲给更多人听。” 团队负责人在调研总结会上说道。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焦晨晨,刘宇琛,许缓出发去养殖户邓振东家中了解情况

通讯员王慧娟供图

多维筹备筑根基,全链策划显专业

为打造专业化助农直播,团队展开为期两周的筹备工作。在技能培训层面,邀请省级电商大赛冠军团队进行直播话术设计、镜头表现力训练,学生主播们反复模拟直播场景,针对 “如何讲解肉质纤维”“怎样呈现烹饪效果” 等细节进行 20 余次演练。“我们特别设计了‘养殖日记’系列图文,每天在社交平台更新黑毛猪的成长动态,让网友们看着猪‘长大’。” 负责运营的学生许缓展示着手机里的素材库,其中既有黑毛猪拱食野果的趣味瞬间,也有养殖户凌晨喂食的劳作场景,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内容提前为直播积累了 3000 余名精准粉丝。

直播间里见真章,互动福利掀热潮

直播当日,搭建在养殖场露天平台的直播间洋溢着乡土气息:背景板是漫山遍野的黑毛猪实拍图,展台上陈列着分割整齐的五花肉、排骨等部位肉。“家人们看过来!这是跑山 300 天的黑毛猪,每一块肉都带着山野的灵气!” 主播刘宇琛手持新鲜排骨,对着镜头展示其清晰的雪花纹理,“大家听这声音 ——” 他轻轻敲击肉质,“紧实有弹性,这就是散养猪肉的独特质感。”“谢谢孩子们!谢谢全国的网友!” 养殖户邓振东首次面对镜头,激动得声音哽咽,他身后的冷库门打开,工作人员正将打包好的猪肉搬上货车,纸箱上 “华园助农” 的红色标签格外醒目。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焦晨晨,刘宇琛,许缓在与养殖户邓振东沟通了解情况

通讯员曹相供图

青春答卷写大地,长效助农启新篇

这场持续 3 小时的直播创下亮眼成绩:累计观看 3.2 万人次,带动黑毛猪肉销售 2100 斤,线上订单量较平日增长 18 倍,更有 3 家商超通过直播间联系到养殖户洽谈长期合作。养殖户握着学生们的手久久不放,冷库积压的猪肉终于有了销路,他紧锁的眉头彻底舒展。实践团队成员在报告中写道:“当看到网友留言‘为大学生助农点赞’时,突然明白课堂上学的新媒体运营知识,原来真的能改变别人的生活。” 从策划到执行,学生们全程参与选品、直播、售后全流程,不仅掌握了电商平台的实操技能,更在与养殖户的朝夕相处中,深刻理解了 “乡村振兴” 四个字的重量。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焦晨晨,刘宇琛,许缓在与养殖户邓振东沟通了解情况

通讯员黄千毓供图

夕阳西下,满载黑毛猪肉的货车驶离山村,车窗外掠过学生们与养殖户挥手道别的身影。这场由青春发起的助农行动,不仅解了养殖户的燃眉之急,更让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读懂了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的深刻内涵。未来,华园药院青年将带着这份实践初心,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继续书写更多动人篇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宇琛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2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