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跃非遗,下乡传匠心—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暑期实践赋能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5-08-10 11:1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余霖湘   阅读 1.0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10日讯(通讯员 余霖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传承,是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近日,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奔赴美丽南方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以剪纸为媒,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

缘起:以文化人,传承使命

在文化传承的宏大叙事里,青年始终是先锋力量。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深知,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要让其焕发新活力,需从青少年抓起。当“三下乡”的契机与文化传承的使命相遇,一场以“剪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应运而生。志愿者们怀揣热忱,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播的决心,奔赴美丽南方,期望用剪纸这一传统技艺,搭建起文化传承的桥梁,让孩子们触摸历史温度,感受文化魅力。

▲图为志愿者在准备剪纸材料。 通讯员 罗为乐 摄

开展:剪纸课堂,点亮童趣

活动当日,美丽南方的社区活动室里笑语连连。孩子们好奇地围在志愿者身边,盯着桌上色彩鲜艳的剪纸材料。“小朋友们,剪纸可是咱们祖先传下来的宝贝,一张纸、一把剪,能变出千般模样!”志愿者开场便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随后,从简单的对折技巧,到沿线条裁剪的诀窍,志愿者分步教学,“先对折,再沿着画好的线条慢慢剪,注意不要剪断哦……”  稚嫩的小手握着剪刀,小心翼翼地操作,时而因剪出完美图案欢呼,时而因失误皱起小眉头,志愿者们则穿梭其间,耐心指导、及时鼓励。

▲图为志愿者在教小朋友折纸。 通讯员 罗为乐 摄

课堂上,传统文化不再是课本里的生硬文字,而是指尖流转的灵动艺术。孩子们发挥想象,给剪纸图案添上独特创意,普通的剪纸在他们手中化作活灵活现的动物、寓意美好的窗花。活动尾声,孩子们捧着作品合影,脸上的自豪与喜悦,成为传统文化传承最美的注脚。

▲图为志愿者教小朋友剪纸。 通讯员 罗为乐 摄

反响:文化润心,收获成长

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快乐与技能,更在他们心底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参与的小朋友纷纷表示,“原来老祖宗的手艺这么有趣,可以教爸爸妈妈剪漂亮窗花!” 当地家长也对活动赞不绝口,“没想到孩子能这么专注,还学到传统文化,希望以后多开展!”剪纸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剪纸了,动手尝试后才发现,这不仅是手艺,更是文化的传承。通过这一体验课,志愿者和小朋友们深入了解了剪纸,让非遗在互动中焕发生机,让更多的人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图为志愿者与小朋友展示剪纸成果,共传非遗。 通讯员 罗为乐 摄

结语:青春接力,文化远航

“剪纸” 暑期实践活动,是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以行动践行文化传承的生动缩影。当青春力量与传统文化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童趣与创意,更是民族文化赓续的希望。未来,愿更多青年接过传承火炬,让文化之美在新时代绽放更绚烂光彩,以文化自信筑牢民族复兴的精神根基,让“三下乡” 真正成为文化传承的 “加油站”,让传统文化 “活” 在当下、“火” 向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霖湘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3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