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号召,7月13日至20日,西安工程大学组建“经纬筑基、新质赋能、纺织强国”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浙江柯桥开展轻纺产业集群调研。实践队深入纺织企业、科研平台、市场一线,以脚步丈量产业脉络,以实践解码纺织强国新路径,在知行合一中书写青春答卷。
一、缘起纺都:政策引领与专业筹备筑牢实践根基
该实践队选择柯桥作为本次活动实践地是因柯桥作为中国纺织产业核心集聚区,以“绿色高端、世界领先”为目标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绿色印染基地,印染产能占浙江省60%、全国近40%,是观察纺织行业转型的“活教材”,更是纺织专业学子必须深耕的产业标杆地。
实践队由5名教师(3名线上指导、2名线下带队)和11名纺织工程、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组成。本次实践更将姚穆院士“严谨创新”的科研精神融入实践,以“赓续院士遗志、服务产业升级”为初心,整装待发奔赴纺都。
二、深度探秘:全产业链调研触摸产业革新
图为企业负责人指导图 摄影:冯焱
(一)企业一线:见证传统纺织的“破圈”实践
实践队先后走进华诺纺织、怡丰印染、永通印花等7家代表性企业,覆盖面料研发、印染印花、数字化服务、针织技术全链条。在该校1994级校友周恭喜创办的纤谷纺织(星都纺织)企业,其中在天丝、锦纶弹力面料的研发细节里,队员们看到了“懂材料、通市场、敢创新”的纺织人精神传承;永通印花的车间里,4台SinglePass高速数码印花机每秒数米“绘制”图案,14条圆网印花线日产能超100万米,而生物质再生纤维工艺更实现每米布碳排放降低30%,数字化与低碳化的深度融合令人震撼。在绍兴纬珂司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纺织信息化深耕者,其织联网数据终端、ERP系统与MES系统构成的“数字三件套”,让每块面料拥有“数字身份证”,实时采集生产数据、打通全流程管理,生动诠释了“产业集群+数字化”如何重塑纺织效率。宜龙针织的恒温恒湿车间内,全自动大圆机织造的温感面料与消防演习实践,让“安全是生产第一要务”“针织是材料科学与机械精度的结合”的认知立体鲜活。
图为实践队与企业员工一同参与消防演习 摄影:冯焱
图为实践队深入企业一线调研 摄影:冯焱
图为实践队与各企业深入交流产学研合作 摄影:冯焱
图为实践队与各企业合影 摄影:冯焱
(二)科研平台:解码纺织科技前沿密码
1.多方面发展,见证产业创新高度
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作为省级重大科创平台,为推动纺织产业创新赋能指明了方向,也彰显了纺织科技在国家产业升级中的重要地位。
图为实践队参观创新中心 摄影:冯焱
图为实践队在中心合照 摄影:冯焱
2.专家领航,校地协同育新机
实践队走进绍兴柯桥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开启了一场深入的参观调研之旅,探寻纺织产业创新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新路径,续写校地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图为协同创新中心三位专家为实践队现场解疑答惑 摄影:冯焱
实践队来到技术操作室。在这里,巨大的显示屏实时呈现着柯桥纺织全产业的各类数据,从企业生产状况、原料供应,到市场销售趋势、技术需求对接等一目了然。工作人员介绍,该操作室整合了全区纺织产业资源,为企业发展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023年以来已助力解决上千个产业实际问题,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数字化对产业发展的强大赋能。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技术操作室 摄影:冯焱
在绍兴(柯桥)印染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高级工程师张为海为实践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会。张为海工程师凭借在印花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深入讲解了传统印花、数码印花等先进印花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案例,队员们认真聆听,认真做笔记。
图为协同创新中心里的情景化课堂 摄影:冯焱
图为实践队在协同创新中心合影 摄影:冯焱
三、市场调研:洞察消费趋势与产业方向
1.中国轻纺城:亚洲面料集散核心
作为亚洲最大的面料集散地,中国轻纺城汇聚超5万种面料,辐射全球19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践队深入东市场与联合市场,俯身观察面料经纬结构,记录纤维特性与价格脉络,与深耕行业的商户探讨“可持续面料认证”“小单快反模式”等趋势。
图为实践队深入绍兴轻纺城调研 摄影:冯焱
2.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杭派服饰潮流窗口
实践队走进华东地区最大服装集散中心,探访四季青服装市场与意法服饰城。从快时尚成衣到高端定制,队员细致观察杭派服饰“简约优雅”的风格内核,记录剪裁、面料与色彩的创新搭配。与商户交流中,“从快时尚向可持续设计转型”“文化IP融合提升附加值”等观点,揭示了终端市场对上游面料研发的反向牵引。团队在市场内与商户深入交流的场景,成为理论对接实践的生动注脚。
图为实践队深入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调研 摄影:冯焱
3.诸暨国际袜业城:袜业创新标杆
全球最大袜业生产基地的诸暨大唐袜业,展现了从传统制造到高端化的转型轨迹。实践队在袜业城观摩功能性袜品(运动、抗菌、保暖等),在研究院考察“大唐杯”设计大赛成果,近距离了解新型纤维应用与无缝编织技术突破。段亚峰教授解析“科研—生产—市场”闭环逻辑,让队员清晰认知创新成果转化路径。团队在袜业研究院的合影,定格对细分领域创新的深度思考。
图为实践队深入诸暨大唐袜业市场调研 摄影:冯焱
图为实践队在诸暨大唐袜业、杭州四季青、绍兴轻纺城市场合影 摄影:冯焱
四、校企联动:六次授牌搭建产教融合桥梁
调研期间,实践队与绍兴华诺纺织品、浙江怡丰印染、绍兴永通印花、绍兴星都纺织、宜龙针纺科技、一佳优品6家企业隆重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授牌仪式。这不仅为学子们提供了稳定的实践平台,也为校企协同育人、产学研合作以及共促纺织产业发展搭建了桥梁。
“这些基地将成为课堂理论扎根产业土壤的载体,让企业需求反哺教学创新。”带队教师赵森表示。企业负责人纷纷期待以基地为纽带,培养更多“懂技术、通产业、有担当”的纺织新人。
图为实践队带队老师与各企业授牌合影 摄影:冯焱
此次社会实践意义重大而深远,实践队员们深入企业车间一线以及面料市场,精准把脉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与市场前沿,深刻领悟了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跃升的核心动能。此行极大增强了实践队成员的专业认同与行业自信,生动印证了纺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与高科技产业的广阔前景,激励青年学子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纺织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坚定投身于这一大有可为的光荣事业!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常媛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