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竹编,以专业守护匠心

发布时间:2025-08-04 14:5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颖   阅读 28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康复技术系“青竹织梦”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号召,于6月30日-7月4日深入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和龙泉驿区保安社区,开展“非遗传承+健康服务”特色实践活动。团队通过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代表性传承人丁志云、体验竹编技艺、开展健康宣教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保护与专业康复服务有机结合,既为手艺人提供健康守护,又向社区居民普及竹编文化和健康知识,在实践中践行新时代青年文化传承与健康中国的双重使命,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探访竹编之乡:触摸非遗的脉搏

道明镇素有“竹编之乡”的美誉,据记载,远在秦代,道明地区已开始种竹用竹,农民用竹据绳作架、编壁造屋,织背篼、撮箕、挑篼等农具。至清代,道明竹编逐渐由粗篾器发展到细篾器编织,品类逐渐增多,工艺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2014年,道明竹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漫步在这片竹韵悠长的土地上,处处可见以竹为生的匠人身影,从日常用具到艺术藏品,每一件竹编作品都凝聚着深厚的农耕智慧与匠心传承。

在竹艺村党委副书记倪福贤的引荐下,团队拜访了被誉为“竹编之王”的传承人丁志云。在丁老的“丁知竹创意工作室”,队员们目睹了细薄竹篾在他指尖翻飞成艺术品的奇迹。丁老的故事令人动容:面对机器时代的冲击,他坚守半个世纪,将寂寞化作技艺的沉淀。“老祖宗的东西,不能断在我们手里”的朴素信念,让年轻学子们深刻领悟到匠心背后的文化担当。

▲图为志愿服务队员专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丁志云

团队不仅见证了传统竹编的技艺之美,更发现了其现代转型的蓬勃生机。丁老将竹编与铁艺结合,创作出灯具、首饰等时尚作品,让古老技艺“活在当下”。这种创新精神,与青年学子们探索的“非遗+健康”模式不谋而合,共同诠释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专业赋能:以康复治疗技术守护匠心

在深入交流中,队员们注意到丁老因常年伏案而劳损的双手与肩颈。他们立即行动,为丁老进行系统的健康评估与调理:通过专业手法放松肌肉,设计个性化健康操预防劳损,并传授日常防护知识。这一刻,现代医学与传统技艺完成了一场温暖的对话——青年学子以专业守护匠人健康,匠人则以坚守为青春注入文化力量。

▲图为志愿服务队员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丁志云放松手指

随后,团队在竹艺村三径书院开设“乡村健康讲堂”,针对村民常见的关节劳损问题,用方言讲解防护知识,创新编排“竹编手指操”,将康复技能与竹编动作巧妙结合,专业的医学知识在此刻转化为实用贴心的生活建议。“每天坚持练习几分钟,不仅能放松手部肌肉,还能有效预防腱鞘炎。”从基础的关节屈伸到进阶的手部拉伸,志愿者们耐心示范、细致指导,确保每位村民都能掌握动作要领。

▲图为志愿服务队开展健康宣讲

▲图为志愿服务队在为当地村民开展康复服务

此外,团队还为村民提供一对一的肩颈按摩和穴位按压服务,累计服务30余人次,切实帮助村民缓解了因长期劳作导致的肌肉疲劳问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健康守护者”的使命担当。

薪火相传:非遗与青春的“双向奔赴”

7月1日,团队走进筠盛非遗小院,在竹编手艺人乐冬雪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从选竹到编织的数十道工序。“竹编要心静如水、手稳如山”的教诲,让队员们体会到非遗传承的严谨与不易。他们尝试将现代设计融入传统技艺,创作出以校园文创产品,并借助短视频平台传播非遗故事,让古老工艺“破圈”生长。

▲图为志愿服务队员学习非遗竹编

此次活动得到了道明镇竹艺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竹艺村纪委书记高攀表示:“学生们的专业服务切实满足了村民的健康需求,非常有意义。”

▲图为志愿服务队与竹艺村村委开展座谈会

走出乡村:非遗文化的社区涟漪

7月4日,团队将非遗之火带至龙泉驿区保安社区。通过纪录片展映、实物讲解与手把手教学,居民们亲手编织出党徽、生肖等图案,沉浸式感受竹编魅力。活动不仅拉近了非遗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更搭建起城乡文化互动的桥梁。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指导保安社区居民完成竹编作品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指导保安社区居民完成竹编作品 

从道明镇的竹香袅袅到保安社区的欢声笑语,“青竹织梦”志愿服务队以竹丝为线,串联起文化传承与健康守护的双重使命。他们用行动证明:非遗的活力源于守正创新,乡村振兴的力量在于青年担当。正如竹编的经纬交错,传统与现代、匠心与仁心,正在这片青翠的土地上编织出更加绚丽的未来。

未来,这支青春队伍将继续深化“非遗+健康”模式,探索方言康复视频、线上咨询等长效服务机制,让古老技艺与现代医学在乡村振兴中同频共振。青竹有梦,青春有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必将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撰文 | 杨颖

图片 | 张瑶佳、李广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