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塔下寻文脉 学村文化续华章

发布时间:2025-07-31 00:2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玮琳   阅读 2.9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与文化传承实践,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忽而今厦”实践队于2025年7月9日前往集美塔进行调研,探访集美学村的文化记忆,为集美学村文化的传承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图为“忽而今厦”实践队参观集美塔

集美塔坐落于集美新城核心区,是厦门市重要的文化地标。塔内设有集美人文简史厅、嘉庚精神展示厅、华侨文化展示厅、闽南文化展示厅、学村文化展示厅以及5G+AR党史馆六大主题展区。展区以“一精神三文化”,即嘉庚精神、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为核心,通过图文展陈、多媒体互动、实物档案等形式,全景式展现集美的人文历史与时代风貌。

图为“忽而今厦”实践队队员观看集美学村文化动画影片

首先,“忽而今厦”实践队前往大厅观看集美学村文化动画影片。该影片以“集美五娃”德娃、智娃、体娃、美娃、劳娃为主角,通过富有童真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向观众们展示了集美学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影片中,“集美五娃”化身为集美学村的小小使者,带领观众穿梭于学村的各个角落。德娃用温暖的话语讲述陈嘉庚先生兴学育才的初心,传递着嘉庚精神的内涵;智娃在集美图书馆中探索知识的海洋,展现学村浓厚的学术氛围;体娃在操场上奔跑跳跃,彰显学村学子的青春活力;美娃穿梭于闽南古厝之间,描绘出学村独特的建筑风貌;劳娃则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体现了学村学子脚踏实地的精神风貌。五位主角各具特色,却又紧密相连,共同勾勒出一个立体、生动的集美学村。观看完这部动画影片后,队员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这部动画片不仅是一部文化宣传片,更是一堂生动的集美文化课。

图为“忽而今厦”实践队队员体验“5G+AR”技术

党史馆内,先进的5G和AR技术将历史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墙壁上,巨大的全息投影屏幕展示着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仿佛将队员们带入了那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年代。通过触碰墙上的不同历史人物头像,队员们可以近距离了解伟人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伴随着悠扬的音乐,陈嘉庚等伟人的事迹缓缓展开:从陈嘉庚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到众多华侨在抗日战争中为国家捐资捐物,每一个画面都生动地展现了爱国者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努力。“我觉得这种沉浸式党史教育对我们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队员叶子怡说,“它不仅能让我们深入了解党史,更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传承和弘扬这种红色精神,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让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集美区的党史文化,深刻感受到党的光辉历程以及伟人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图为“忽而今厦”实践队队员在“集美时间”5G直播间进行模拟直播

队员们学习完集美区的相关党史后,便来到“集美时间”5G直播间进行模拟直播。两位成员相互配合,绘声绘色地讲解集美区党史文化,并发表自己对于党史文化的感受。她们用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将党史文化的魅力传递给每一位观众,深深感染了其他游客的爱国热情。队员余欣瑶表示:“在直播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党史文化的魅力,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解,能让更多人了解集美的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图为“忽而今厦”实践队队员体验百年前集美学子上课的情境

最后,学村文化展示厅更是让队员们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集美学村。此处通过复原的教室场景、珍贵的历史照片以及学村学子的学习用品等,生动地再现了集美学村的教育发展历程。队员们在这里体验了百年前集美学子上课的情境,仿佛与先辈们跨越时空对话,深刻体会到集美学村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队员黄玮琳表示,“看到这些复原的场景,我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课堂。先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学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实地调研,队员们不仅看到了集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实践中感悟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将所学所感融入到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积极为集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次调研让“忽而今厦”实践队明白,文化传承不仅仅是口号,更是实际行动。“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集美,爱上集美。”队员许诗怡说,“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相信在集美大学“忽而今厦”实践队的努力下,集美区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嘉庚精神与学村文化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玮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9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