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0日讯(通讯员 李喆) 7月17日,西北师大“薪火相传”多元化教育服务公益暑期社会实践团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元龙镇元龙中学持续开展。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家校共育”的政策,将艺术教育、实验教育、文学教育与红色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暑期体验。
诗行里的中国,童声里的未来
文学课堂上,实践队员汪丹婷带领孩子们深情朗诵《这盛世如你所愿》,孩子们全神贯注,在字句铿锵中感受文字力量,更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爱国的种子,让“薪火相传”的理念在朗朗书声中悄然传递。
碑帖里的横竖,童腕下的专注
书法课堂墨香四溢。孩子们小手紧握毛笔,在实践队员钟漫琪指导下,从“十”字起步,一笔一画临摹颜体。“这个‘中’字的竖画要像松树一样直吗?”孩子们认真揣摩着“永字八法”与“横细竖粗”的颜体特征。宣纸上铺满稚嫩却专注的笔迹,甚至有孩子反复练习“之”字直至墨透纸背。这不仅是一堂写字课,更是一次静心养性的传统文化浸润。
扭棒里的绽放,指尖下的心意
手工课上,实践团负责人李喆手把手教孩子们弯折、缠绕扭扭棒,不一会儿,一朵朵形态可爱的“小花”便在指尖绽放。完成手工后,孩子们在引导下写下心声,将作品和感谢语送给最想感谢的人——有写给辛勤劳作父母的,有写给实践队员的,稚嫩的字迹里满是真诚与暖意。
油彩间的百态,兰花指的童真
戏曲课上,实践队员王瀚博生动讲解京剧历史与特色,并结合经典片段示范“护蕊”、“吐蕊”、“怒发”等手势,他耐心纠正孩子们的手势角度与力度。让孩子们在一招一式中近距离触摸国粹艺术,感受京剧的韵味。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这独特的体验中悄然萌芽。
纸缝间的虹吸,童眸里的星光
科学实验课充满惊奇。实践队员郭敏带领孩子们用纸巾、水杯探索物理奥秘。清水顺纸桥流淌、毛细现象下的“水往高处流”,以及“平分一杯水”挑战,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了虹吸原理与大气压强。课后孩子们意犹未尽地追问:“明天还能做实验吗?”简单的道具点燃了探索科学的热情。
黑板上竞拍,思辨中树价值
家校共育实践课上,实践队员李喆创新开展“价值观拍卖会”。黑板上列出“知识”、“诚信”、“责任”、“勇气”、“坚持”等关键词,经过意义讨论后进入拍卖环节。每位学生手握同等积分,为心仪的价值观争相叫价。“五十分,我要‘坚持’,因为爸爸说失败不可怕,放弃才可怕”一位孩子高举右手喊道。每一次落槌后,“中标”者真诚分享选择的理由,在互动中深化了对价值观的理解,这堂思辨课成为家校共育的生动实践。
元龙中学的公益课堂,是西北师大“薪火相传”实践团多元化教育探索的生动缩影。从诗词诵读到科学实验,从书法传承到戏曲体验,成员们以“家校共育”为锚,用艺术滋养心灵、以知识启迪智慧,让多元化教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这场跨越山海的爱心实践,不仅点亮了乡村孩子的暑期时光,更承载着知识与梦想,驶向教育希望的更广阔的教育田野。
撰文 |凯迪日耶·阿里木 马亚桃
图片 |李滟婷
视频 |李滟婷
一审 |邢清
二审 |马宁宁
三审 |赵向东 马学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喆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